不知不觉,已进入深冬。阳光明媚的天气,冷,依然在不断地降临。
仔细聆听,四周都是寂寥的声音。凉凉的荒芜,萦绕在视线的每一处。
我在冬天的每一个晨昏,细数光阴的流逝,那些抛在脑后的老时光,在记忆里,如同檐下那一地残叶,散发着幽幽的沧桑。
心静的没有一丝杂音。就像床前的那一盏灯,安静,温暖。
读徐志摩的诗,那盈盈的诗句,如同水草般袅娜在心底,令这个冬天,充满些许的诗情画意。
时而热情,时而优柔,时而痴痴然。每一首诗,都充满诗人丰富的情感。那些多情的诗句,就像春天的繁花,开在略微僵硬的枝枝叉叉间。丰盈着我的思绪。撩拨着那在冬天,已经死去的情感。
一首《再别康桥》道尽了这位浪漫才子的柔情。丰富的情思,在每一个段落间展现的淋漓尽致,柔软的词句,细腻地详尽在那光彩摇曳的柔波里。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世间男子,唯有懂的诗情画意的人,才能道出,这看似简单,却又如此深情的诗句。
倘佯在每一首诗中,我仿佛走在冬日的梅林间,闻着那一股股幽香的诗意,怦然于那优美而浪漫的词藻中,在美到窒息的诗词中而无法自拔。
读李清照的诗词。那柔肠百转的哀怨,令人无端生出许多忧郁。这位北宋才女的词,属于婉约派的著作家。多数都沉浸在深闺幽怨,家破夫离的愁绪里。
文言文的乐趣在于你理解其中之意时的快感,在李清照的诗词里,我尤为喜欢她少女之时的著作。那些调皮而灵性的字里行间,活脱脱呈现出一位活泼,嫣然的少女情怀。
许多地方竟令我生出同感。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令我爱不释手,一读再读。那调皮而略带慌乱的小心思,在诗词中描绘出诗人当时的天真烂漫的少女时光。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诗人在荷塘中那微微涨红的脸,以及游玩之尽兴的情致。好美的词作。这与她日后,与丈夫赵明诚分离后的幽怨之心情,呈现出大相径庭之感。但也真实地反映出诗人当时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生活。
一冬,一书,一心情。我在这暖阳笼罩的深冬,享受着这寂寂的时光。这孤单的日子,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檐下的一株梅已经绽出了一个个花苞,似乎在等待更冷咧的寒风。我并不喜寒梅,但在李清照的多首词中,将梅花来拟人之美。而我更欣赏的是梅的那股不畏严寒,无惧风雪的不屈精神。
这让我想到身边那些阳光而积极的女性。就像文友小林,坚持在寒冬的晨曦晨跑。乐观向上的精神,如同一株红梅,乐呵呵地面对灿烂的生活。
阳光浓浓地挂在枝头,隔着玻璃窗,含笑与我对峙。这个冬天,仿佛有许多暖意。来自于诗词中,那一页页记载诗人各种丰富的文思,恰恰填补了这个冬季的荒凉。让我躲在这浓密的诗意里取暖。我仿佛看到自己,跌落冬天的诗情画意里,渐渐地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