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14年前的今天,1404年12月23日 (农历冬月廿一),明成祖朱棣赐名“天津”。
1404年12月23日(距今614年),明成祖朱棣赐名“天津”,即天子渡口之意,筑城设天津卫。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金朝在三岔河口设立军事重镇“直沽寨”,“直沽”之名始见史籍,是天津最早的名称。清朝,天津升卫为州,升州为府,但“天津”二字保持至今。
明成祖并下令设立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在当时统称“三卫”。“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由指挥使统领,直隶于后军都督府。每卫士兵足额5600人,天津三卫士兵定额16800人,以拱卫将建立的京师和维持当地的安全。
天津名称的历史由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
诗词之说:“天津”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的诗歌中,他在《离骚》中写下了“朝发轫于天津兮”这一昂扬的诗句。
星官之说:“天津”的名称来源于星官名“天津星”,《隋书·天文志》在记载“九坎东列星”时记载:“尾亦为九子箕,亦曰天津”。
河名之说:“天津”源自河名“天津河”,《金史·河渠志》中记载:“通济河创设巡河官一员,与天津河同为一司,通管漕河闸岸,上名天津河巡河官隶督水监”。
赐名之说:“天津”流传最广、史料最充分、记载最清楚的说法是源于皇帝的赐名,天津是“天子津渡”之意,是明朝皇帝朱棣夺取帝位成功,始发于渡过沽河,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元1404年12月23日(距今614年)),传谕旨“筑城浚池,赐名天津”。明朝文人李东阳的《重建三官庙碑记》,碑记里注有:“天津象征天子车马所渡之地”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