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要明白,孩子这个问题是由来已久的,不可能有什么一贴就灵的神药。学习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过程艰苦,需要很强的自制力,得不断逼迫自己离开思想与身体的舒适区。想激发和保护孩子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以下三个方面我们要特别重视。
一、家风、校风、环境
家风:就是以家庭为教育环境。父母自己三观要正,好学上进,自律而不急功近利,家风民主开明。孩子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父母要积极而温和地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切勿急躁。对外人温暖,对自己的孩子粗暴,这样的父母非常完蛋。遇到棘手问题,一家人可以一起想办法,但首先要鼓励孩子自己想主意,让他去尝试,父母不要大包大揽,“没事儿,我找你们老师”这句话“教育”出的窝囊孩子最多。我宁愿孩子因为不用心而被老师批评,也要让他知道不主动为自己负责的代价。
即使父母没有精力或者不能直接辅导孩子的学业,也一定不能当反面教材。吃完晚饭就开始玩手机的父母有何权利和能力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自己遇到困难就逃避的父母怎能大言不惭地和孩子谈学习要有主动性?
校风:源于校长的教育理念好。父母为孩子择校时要明白,好学校的好主要是指校长的理念好和品格好。真正做教育的好校长会带出一批马不扬鞭自奋蹄的好老师,真正的好教师会在规范孩子行为习惯的基础上鼓励求知欲、保护好奇心,课上课下都不会让孩子太疲倦。要挤进这样的好学校,父母们不努力是不行的,努力的父母越多,意味着孩子的同学中主动学习的越多。这是好学校带给孩子的风气优势。
今晚,我看到一所新建不久的学校在还没有一体机、没有报告厅的情况下,把日常教学搞得有声有色。一所学校,有好老师,有黑板,有粉笔,就有了教学的天空和大地。
环境:孩子离冰箱、电视、手机、沙发远一点,主动性就强一点。带孩子到图书馆读书学习,利用环境育人,是帮助孩子逐渐提高学习主动性的可行办法。要去图书馆,就起早去,让一天早一些开始,晚一些结束,特别出活儿,这样度过一天孩子会觉得特别充实而有意义。孩子越早明白做一件事的意义,就越早懂得自主和自觉。
约几个品行匹配的孩子一起组建课后小自习室也是环境育人、集体育人的好办法。孩子们每天放学就在一起写作业、讨论题、读书,父母们轮流提供后勤保障,跟着孩子们一起读书,对双方都会有积极的影响。还可以不定期地请老师来指点一下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给孩子们以督促和激励。
二、阅读、思考、对话
昨天,我让班里三个英语基础薄弱、考试成绩接近的孩子借助词典试着把一篇英语短文译成中文,三个孩子的表现差别很大。一个孩子放学前就把翻译稿交给了我,文字通顺,细节问题很少,另外两个孩子是今早现补的,因为发现逃不过去,其中一个孩子交给我的东西用中文都读不通。能力和主动性决定了个体差异,这一点单靠考试成绩是测试不出来的。
培养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一定要先培养他主动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阅读与思考: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小学一至三年级要培养孩子流利地朗读和流利地书写的能力,四年级开始要培养孩子边阅读边思考的能力,七年级孩子应该在此基础上已经具备边听、边思考、边记录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就是在帮助孩子养成阅读、听讲与思考相结合的习惯,在家在校都要重视和不断实践,这一过程开始得越晚,孩子的现状就越难以改变。
不会读书的人就不会思考。孩子的阅读书目要根据他的认知需要和学科需要进行取舍。能够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引起孩子思考、共鸣、质疑、求知等脑力劳动的书籍才是真正的好书,父母和老师都有为孩子推荐书籍的责任,但前提是父母和老师自己就是热爱读书和思考的人。如果孩子只对情节刺激的或猎奇类的书籍感兴趣,说明他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阅读能力,父母和老师必须反思并立即采取行动。
推荐给孩子的书父母和老师自己得认真阅读过,而非道听途说。我向来对网上传播的小学生初中生必读书目五十本、一百本不怎么感冒,炮制这些书单的人自己有没有通读过?不仅如此,在台上作报告的中小学教育专家也很有些不怎么读书的,远道的和尚可能会放炮,未必会念经。不读书,不思考,哪来的真经?
对话:与孩子进行智慧型对话,帮助孩子区分观点和事实,是父母和老师帮助孩子形成正确思维习惯尤其是主动思考的必经之路。比如,关注孩子产生错误的思维过程要比关注错误的结果更有意义,了解孩子的认知进程要比评价学习效果更有意义。在课堂上和学校活动中只能当观众的孩子在家里和父母也一定缺乏有思想有火花的对话。多鼓励这样的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就是给他们的思想打火儿。
两周前,我问一个孩子为什么把box的复数写成了boxs,他说他以为x前面有o就要加s。如果当时我只告诉他正确答案是boxes,我永远不会知道他出错时的真实想法。
三、兴趣、主次、榜样、目标
兴趣:最能催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可以是一见倾心,也可以相处久了越来越耐看。形成兴趣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也最难求的是孩子遇到一位有教学天赋而又负责任的学科老师,他会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脑力劳动而又张弛有度,他严格要求孩子记忆学科的基本要点,但不是纯消耗式的死记硬背,而是在帮助孩子观察、感受、应用、发现、推测、求证、试错和总结的过程中做到这一点。孩子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有了获得感,又不满足于已知内容,这就为课下的自主学习埋下了伏笔。
但无论兴趣多么重要,都不要让不感兴趣成为拒绝开始的借口。孩子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他就要自己弄清楚哪些公式、定理、数据、词汇、规则、诗句、历史事件是必须牢记的,不能偷懒。在不断应用和探索中理解、记忆是将这些“死”东西化为己有的正路。
学会提炼每一科最核心的内容,能避免很多不必占领大脑存储空间的东西充斥进来,为积极的思维活动留出余地。当父母和老师发现孩子陷入学习的困境、身心俱疲时,要及时搭把手,解救正在犯强迫症的他。此时,细节并不决定成败,决定成败的是核心思想和努力方向。那些花了很多时间和力气却怎么都学不明白的孩子往往输在这一点上。
主次:这不是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同时把几件事做好的能力。无论学习还是人生,摆在孩子面前的事情始终只有四大件,依次为重要而紧急的,紧急而不重要的,重要而不紧急的,不紧急也不重要的。教会孩子分清主次,一定会让他终生受益。
因为眼前的舒适或者犯了强迫症而颠倒这四件事的顺序必然带来混乱和痛苦。根据木桶理论,和孩子的爱好、特长相比,他的薄弱学科就是重要而紧急的。他主动去解决这一学科的问题源于“重要而紧急”的动机,是必须,而非兴趣。此时,兴趣变成了对孩子的考验和诱惑,而兴趣的孪生兄弟就是拖延症。明明作业没写完,中间蹲马桶还不忘拿一本喜欢的书,查查手机词典就开始刷朋友圈、找动画片,这样的孩子必然主动性差、干什么都慢。
漫长的学习过程需要孩子耐得住寂寞和抵御各种诱惑,孩子必须有看得见的榜样、有摸得着的目标。有时,目标就是几个很平白的词汇,可能是必须,比如上面说的重要而紧急的事,也可能是终于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儿子学习古典吉他两年了,日常练习坚持得很不好,吉他老师和我想了很多办法都不奏效,最近我儿子终于找到练琴的动力。两周前,吉他老师调完琴后即兴演奏了一段他自己改编过的《爱的罗曼史》,我赶紧录了下来,儿子特别喜欢这段曲子,反复听了好几遍。吉他老师告诉他,如果他坚持每天练习,很快就能弹这支曲子,尤其是我儿子看到了一个比他还小的孩子在演奏这支曲子,很受鼓舞,最近练琴不需要我再督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