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往西北方向飞,想看窗外,要坐靠东边。
如果窗外景致好,机舱里大概是最适合写作的地方之一。很庆幸没有图宽敞选择靠走廊的位置,今天这趟航程,是我坐飞机以来窗外能见度最好的一次。接近一个小时里,都能看到地表的样子,从沿海大城市,到星罗密布的水泊,绵延的山峰,蜿蜒的河流,和格外醒目的亮橙色大型施工车。
总是会感叹那句老话,站得高看得远,视野不同想法自然会不同。摩天大楼变成小孩过家家里的玩具,好像一款模拟城市经营游戏的截图。
航班是下午5点,深圳到成都,我想看落日,计划坐朝太阳的方向,也就是靠西边。阴差阳错我搞错方位坐到了靠东的窗。结果一路上因为直射的光线太刺眼,向西的遮光板都被关了起来,反而东边适合看日落的风景。我真是犯了个正确的错误。
所以,下午,往西北方向飞,想看窗外,要坐靠东边。
仿佛意识流作家,一个个想法像幽灵毫无关联地冒出来,还有好久不见的好奇心。
飞机里总是很容易激起人对地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了解那些为了成绩背过的不求甚解的知识。比如山峰是怎样形成的?当我还能回忆起板块碰撞造山,地底岩石从火山喷发堆积这样的答案,会很有愉悦感,一边得意自己有点儿文化,一边是以为无用的知识突然被用上的开心。
而对那些忘记得部分, 比如北回归线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北半球的我们总是朝南光线比较好,很想立刻知道答案。
会想起古代人对天空的描述。我住在山岭地区,小时候看科普书,说以前有人说地和天都是无边无际的平地,非常认同,觉得天圆地方完全不能理解。直到我第一次站在茫茫的平原上,不得不感叹“天真的是一口大锅”!很想穿越千年和有这样感悟的古代人握手。
在天上,也有这样的感觉。这一次的锅盖还是蓝色穹顶,锅底换成了白茫茫的云层。在锅盖锅底交界的地方,炸开淡黄色的光芒,褐色、橙棕色,明黄色,浅蓝色,以惊人的手法自然地晕染开来。越靠近落日的方向,交界处越是透亮的橙红色。
会觉得地球好像也没有那么不一样,和远方那些星球的照片看起来都好像。远古的人类争夺水、食物,繁衍壮大,一步步走到地球生物金字塔的顶端。现在我们在大楼里过着文明人的生活,水、空气、食物好像都不再稀缺,可本质从来没有变过吧,我们还是在为稀缺的资源而奋斗争夺,学区房,专家号,高收益的投资,内部消息。
平时我大概不会想到这些。长时间的望着无尽的云和天,偶然收回视线,好像我因为长期熬夜玩手机导致的近视眼一瞬间都好了一些。
我想看公司发给我却一直没有拆封的《人类简史》,
我想知道窗外一直在气流里颤抖的仿佛补丁一样拼起来的机翼到底牢实吗?好让下次坐飞机时我能因为理论没那么恐惧它会突然断掉。
在云端收获了一段和自己的独处。
仿佛意识流作家,一个个想法像幽灵毫无关联地冒出来,还有好久不见的好奇心。
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待一两个小时,什么都不想或者任由着自己乱想,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我甚至想到如果天天在各种美景飞来飞去,去漂泊流浪,是不是我想要的。而我竟然得到确切的答案,“不是”。如果在北极的观赏里我依然担心着孩子的读书,父母的健康,老来的养老,那去北极的意义就没了。做一个把生活过好的普通人,本来就是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啊。
我坐飞机的频率并不高,所以以后可以选择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待一两个小时,什么都不想或者任由着自己乱想,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20161128 写于深圳到成都航班
后续:
现在我知道北回归线的道理了,对是道理,而不是“北回归线是温带和热带的分割”,“北回归线的维度是多少?”这样的知识点。
文字理解成本很高,看个视频就懂了 地球绕太阳公转:四季交替
另吐槽我国科普视频资源好少,我在百度搜索“地球公转”,搜到的大部分结果竟然是“地球竟然不是围绕太阳公转”这样猎奇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