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escapingzizi
图片:来自网络
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都想用最快的时间最简便的方式找到答案,找到解决办法——干货满地都是。
但我依然相信和坚持,育儿的时候要“知其然“,更重要的是”也要知其所以然”。
就是有这么一些大道理需要妈妈仔细琢磨,一遍弄不懂再来一遍,就是有这么一些大道理再多的干货也没有办法取代,因为这些问题对宝宝心智成长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我最关心不是宝宝穿Ralph Lauren的衣服还是Next的裤子,让我烧脑思考的是宝宝的性格和品性的培养和引导。
最近因为要照顾生病的父亲,我跟广广暂时分别一段时间,一个月,更长或者更短。广广回到新加坡重新适应原来的环境,可是一直哭,极度没有安全感。奶奶发来视频,广广站在楼下最喜欢玩的儿童游戏设施上没有玩,哭地惨兮兮的,一边哭一边叫妈妈妈妈,我的内心是极度崩溃的,眼泪不经意就流出来了。
宝宝没有安全感。
从刚出生的混沌状态到后来太过于独立不依赖我,再到现在跟我分开竟表现出如此大的不适应,广广和我的亲子关系一直处于动态之中。这一次,宝宝用了整整一个星期也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分别,我束手无策。我担心这些骤变,会对宝宝以后的性格形成产生不良的影响。
带着疑问和担心,这一次我不看干货,我从最著名最基本的理论看起——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
这个理论解释了最早的亲子关系的建立模式,我希望每一个妈妈都花点时间看看,因为这个比起双11收快递,比起看林丹出轨重要100倍。
01 为什么要了解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
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已经成为当今研究儿童行为以及在儿童心智发育的主导理论。John Bowlby提出,依恋是婴幼儿适应社会人际关系所采取的防御性安全策略,是心智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因素。
简单来说就是,人类生育的后代的自我生存能力在众多物种当中是最弱的,婴儿拥有依恋的能力,ta们依恋某一个或某几个积极响应生存需求的抚养者,跟抚养者建立感情的联系,ta们因此能够活下去和成长起来。在这种依恋关系里面,婴儿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因为依恋有了社会性的连接。
儿童早期的依恋关系具有焦虑缓冲和身体保护功能,对于儿童日后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02 John Bowlby 童年的经历
John Bowlby是英国心理学家、杰出的儿童精神病学家,他将心理分析、认知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等学科统合在一起。他发表无数具有影响力的论文,成为了20世纪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心理学家里排第49。
他童年的经历促使他后来从事医学研究时选择儿童精神病这一块领域。
John Bowlby出生在伦敦一个中上层家庭里面,在家中六个小孩里面排行第四。他们家雇佣了一个保姆和两个女佣,这在当时英国中上层家庭里很普遍。保姆Nanny Friend负责照顾较小的婴儿,而女佣则照顾较大的小孩,John Bowlby主要由Minnie女佣照顾。
在他和他的兄弟姐妹心目中,Minnie女佣相当于ta们的妈妈。
在Bowlby4岁的时候,他最喜欢的Minnie女佣离开了他们的家庭,Bowlby后来回忆把这个形容为失去妈妈同等级别的巨大创伤。这促使他日后进行依恋理论的研究。
跟爸爸聚少离多,而他的妈妈并没有跟ta们分享爸爸从战地寄回来的信件,这导致了Bowlby跟爸爸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这促使了他日后研究分离理论。
这些童年经历给Bowlby带来了重大影响。
03 根据依恋理论看儿童行为表现
下面是根据依恋理论分析婴儿及儿童的行为表现,我们可以看到跟宝宝的亲子关系是如何一点点建立的:
0~2个月
这个阶段的婴儿对身边的人笑、发出呀呀的叫声,还有哭,希望引起可能成为抚养者的注意。这个时候的联系没有针对性,是依恋关系建立前的状态。
2~6个月
这个时候的婴儿开始能够辨别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跟抚养者有比较多的互动和响应。
2个月~2岁
一种清晰的依恋关系在这个时期确立。婴儿对抚养者的响应变得有规律和具有目的性。到了一岁的时候,婴儿掌握了依恋的各种行为表现来维持这种亲密关系。
当抚养者离开会变现出伤心和抗议,回归的时候会表欢迎,害怕的时候会抓紧,而且喜欢跟随。
当抚养者在身边,婴儿对周围环境的探索是最积极同时探索范围也是最大的,因为这个时候的依恋系统是放松的,宝宝能够自由地去探索。也就是说当婴儿的安全感满满的时候,他能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当抚养者不在身边或者不及时响应,依恋的行为是最强烈的。就是俗称粘人,自己不要玩。
另外焦虑、害怕、生病、疲劳也会让小孩表现出强烈的依恋行为。
2岁之后
2岁之后,儿童开始将抚养者视为独立的个体,一种更加复杂和目的指向性调整的陪伴关系就会形成。儿童开始注意到别人传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因此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婴儿因为感到疼痛而哭,而2岁的小孩用哭引起抚养者的注意,如果不奏效,会哭的更大声,或者叫喊或者冲上去跟随。
早期的跟抚养者相处的经历会影响小孩的思维、记忆、信仰、期待、情感,以及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相处行为。
依恋关系的建立可以跟一个(妈妈)或者多个抚养者(爸爸或者爷爷奶奶)建立。
对于不同的抚养者,宝宝有不同的依恋类型。在5岁之后,依恋关系则反映出特定的育儿方式。这些依恋模式所呈现的行为特征有助于预测小孩将来的性格特征。
04 依恋关系的几种经典类型
John Bowlby的前同事Mary Ainsworth完成了一项很全面深入的观察研究,她观察了在乌干达的婴儿依恋母亲的状况。得出的观察结果有力的证明了John Bowlby在1969年提出的依恋理论。
Mary Ainsworth设计的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 Protocol),实验安排母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然后观察婴儿的表现。
婴幼儿依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经典类型:
A.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
当小孩跟ta的父母或者其他抚养者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ta便会在抚养者在场的情况下自由地探索,并且跟陌生人打交道,当抚养者离开时表现出失望而回归的时候便又会高兴起来。
小孩的安全依恋关系主要取决于抚养者对于ta们诉求的敏感性和及时响应性。如果父母持续地回应ta们的诉求就会建立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因为他们知道父母会答应ta们的需求和跟ta们交流。
B.焦虑-矛盾型依恋 (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拥有这种依恋类型的儿童,一般会很少探索陌生的环境,而且对陌生人警惕,当父母都在场的情况下也不行。当妈妈离开时,ta们表现地异常焦虑,而母亲回归时ta们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想与母亲接触,但又同时反抗。
当妈妈回归时,ta们往往表现出来生气或者无助,可以看作是挽留妈妈和维持亲密关系所采取的措施。这种依恋关系的形成,是妈妈经常误解小孩的信号,她的照顾行为是不一致不确定的,她的反应受自己当时的心境影响,而不是小孩的信号和行为。
C.焦虑-回避型依恋 (Anxious-avoidant insecure Attachment)
对于这一类型的小孩,ta们会回避或者无视妈妈,对于妈妈的离开和回归都没有什么感情的起伏变化。无论谁在场,小孩都不怎么探索周围环境。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孩的诉求经常得不到回应或者满足,导致小孩认为跟妈妈或者抚养者的交流没有作用。妈妈的表现可以多种多样,缺乏耐心,被小孩打扰后生气怨恨,无视孩子发出的信号、对小孩表现出消极情感等等,使得妈妈和小孩之间不能形成亲密的依恋情结。
D. 缺乏安全感凌乱型依恋 (Insecure/disorganised attachment)
这种类型的小孩看起来似乎一直处在一种害怕的状态中,极度的焦虑。ta们的抚养者要么极度压抑要么虐待小孩。
05 对于亲子关系的反思
亲子关系是宝宝建立的第一个社会关系,它对孩子以后建立其他社会关系、情感以及认知有深远的影响。
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小孩日后顺利地处理与父母分离所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其他的正面影响包括:
相反,缺乏安全感的依恋关系将会带来以下负面影响:
宝宝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用的心用的意,都将会影响ta们。
从前的我以为广广完全不依赖我,去游乐场可以不要爸爸妈妈自己去玩自己去探索,原来这是因为我们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
把广广带回国,他适应的很快完全没有什么大问题。虽然一下子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但是在我的陪伴下,广广有安全感,很快就适应了外婆家。
而这一次的暂别,才真正让我看到广广对我的依恋,没有我的陪伴,他缺乏安全感,面对从前喜欢的户外活动设施,一点也不要玩,哭着要妈妈。
虽然担心,但是我相信在奶奶的悉心照顾下,广广会在奶奶和爸爸那里找到安全感,找回跟ta们原来已经建立的特定依恋关系,会想起从前那种愉快的相处时光。
即便这样,宝宝跟妈妈的依恋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早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