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威胁是个什么滋味?不爽,有些事情自己不想做,可是受制于其他人或事,自己不得不做。有些事情自己本不排斥,但是,一旦被胁迫,连那点内生动力都消失了。
所谓被人威胁就是被人抓了软肋,授人以柄,在不考虑对付意愿的情况下,逼迫一个人做事情,往小了说是被要求,往大了说就是绑架。就像电视剧演的那样,一把刀横在你最亲近的人脖子上,再不送钱来,就撕票了,等着收尸吧。
连续两天,我被同一个人以同一种方式威胁做同样一件事。
周四早晨,一切如常,朵朵幼儿园在二楼,我们拉着手一同走上来,到门口,她突然哭了起来,见她满脸的委屈状,我顺手把她抱了起来,一边安慰一边询问,怎么不想进去啊?跟小朋友吵架了吗?早餐不好吃?是的,我不想吃幼儿园的早餐,这样啊,那爸爸带你去买点早餐,一块儿芝麻饼一瓶益力多搞掂,高高兴兴去上学!
周五早晨,还是那个时间,还是那个门口,还是我们俩,她站在门口不动,爸爸,我要吃饼。哦?哦?我心里有些疑问,回想着昨天的那一幕,感觉到一丝不爽,为什么非要在这种很关键的时间点和地点提出这种要求。
早餐店就在家和幼儿园的路上,每天都会路过,如果想吃,那个时候为什么不提,非要等上了楼,走到门口才说呢?也许我想多了,但是我内心里的确感到了那一丝丝被胁迫。
带着疑问,我决定跟她正式交流一下,请问,朵朵小朋友,如果我不给你买早餐,你是不是就不去幼儿园了,她点头说“嗯”。我说,那我们回家吧,她又不走。事实证明,我确实被这个3岁娃娃威胁了。
朵朵,爸爸不希望你这样做,你这是威胁,你懂吗?我今天可以给你买你想要的东西,但是以后不许威胁我,想要什么直说,别耍心眼儿,你这么做不对,爸爸不高兴。爸爸何曾威胁过你?我用严厉的眼神目送她进了教室。
爸爸何曾威胁过你?此话一出,我心里暗自打鼓,我真的没威胁过她吗?我若没威胁过她,他又怎么学会这种手段。
其实,威胁无处不在,往往我们的语言都是带有威胁性的,你若……我才……;你若不……我就……。这是一种交换思维,你如果乖乖去幼儿园,我晚上回来给你买礼物;你如果不把电视关掉,我就带妹妹去玩,不理你了;你如果不好好吃饭,就不允许看动画片;你如果不上床睡觉,我就打电话告诉老师。
这些话,好似家常便饭一样随口而出,不能说不是一种威胁,我都尽量避免,但是有的时候在所难免,情绪上来了,为了快速达到目的,用点小手段好像也无可厚非,每次我都这样安慰自己。
种下什么因,就结什么果,这两天的威胁就是见证。她的这种做法,让我不舒服,可以想象,每次我这么对待她的时候,她是什么感受,她也许无法像我这样理智的表达,但是内心里充满了恐惧和无奈,觉得遂不了自己的心意,生活掌握在别人手中。
威胁,本质上是一种交换思维,每次能胁迫成功,每次能交换成功,源于人本身的邪念。
恐惧感,被人逼着做某些事情,无论是不是愿意都得做,这是因为有恐惧感。
因为对方比自己强大,分分钟会被踩死,你不做吗?不做连小命都没有了。大人之于小孩,从身材上已经具有短时间无法超越的优势,很多大人不但不放低姿态,还要努力把自己塑造的更强大,语言上,力量上,似乎可以决定小孩的生死和命运,力量对比失衡,不平等,这都让孩子无比的恐惧,让人不安全。
不安全感,会带来孩子的心智不健康,他会寻求各种机会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进行报复,他们虽然身体上弱小,但是他们可以捕捉到对方的软肋,爸爸妈妈每天都希望我去幼儿园,我一旦不去,他们都会很紧张,所以在门口提出要求会得到最快速的响应。
你威胁我,我就威胁你,你恐吓我,我就报复你,冤冤相报,我们的威胁行为造成了对方的恐惧,对方利用我们的恐惧来威胁我们,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放大的自我,我们做的很多事情,看上去是为了对方着想,但往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最终的受益者是自己。孩子哭闹,给他一块糖,我终于可以清净一会儿了。我们逼着孩子,管这个叫叔叔,管那个叫阿姨,孩子不叫就被训斥不礼貌,还不是因为自己的脸面吗?我们总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较,孩子会这个,会那个,比人家的强就美滋滋的,不如人家就不高兴,这不是大人的虚荣,是什么?
对症下药,既然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就要寻求突破和改变。
克服恐惧,惧怕的心里会造成情绪的不稳定,怕孩子不去幼儿园,怕她哭闹,怕他耽误自己的时间,事情还没发生之前,就先怕了,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负能量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我们的焦虑情绪会瞬间传给孩子,就会造成她的不安。不去幼儿园又怎样,没什么,哭闹又怎样,好好安慰就是啦,迟到又怎样,把原因说清楚就行了。当我们把这些恐惧放下了,事情往往都会往正向发展。
从心引导,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是引导的前提,真正理解一方面是要平等相待,一方面是默契,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做任何事情也是有动机的,所谓从心引导就是分析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帮助孩子建立正向动机,交换的动机只能培养孩子的贪欲,从善,从真,从美,从人的本性出发的动机才能产生健康的结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实现共赢,一味的拒绝孩子,过度的满足孩子所有要求,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单赢单输或者是双输,会加剧双方的恐惧感,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无法拓展自我意识等。矛盾或者被隐藏或者被恶化,都具有不可持续性。既要理解孩子,也要让孩子理解我们,我们都需坚持真理,不可撒谎,不可自私,善待他人,这些都是底线,任何人不能突破。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完成的,不经意的一些话,无意识的一个判断,习惯的一种行为。若不去反思这些,最后会发现,我们自己带着孩子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但却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