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 太上,不知有之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七章中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至高至善的掌权者,人们仿佛感觉不到其存在。次一等的,赢得人们的亲近赞 誉。再次的,使人们畏惧害怕。更次的,遭人们侮慢轻蔑。信实不足,才有不信。
悠悠然大道之行,无须发号施令,大功告成之后,百姓都视之为自然而然的事,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用在我个人身上就是,个人拥有某个好优点,但从来不说出来,不给朋友压力。朋友认为你不一样,但不知道为什么;你时不时提起,朋友感觉敬佩;如果总是说,以各种方式表达,朋友就会感觉畏惧;最后,过了度,就引人反感。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来不提,默默的体现在行动中,知行合一,用行动与结果影响身边人,朋友才觉得这样的相处方式是最舒服的。最后,功成事遂。
前段时间,我和朋友们提到要珍惜时间,珍惜注意力的问题,注意力是我们有所产出的唯一资源,所以少把时间浪费在扯淡上,多看书多学习。刚开始,大家都觉得说得好,确实应该这样。但有时候,因为健身时间过度,看书时间太短,我免不了抱怨,“哎,今天健身又花了三个小时,太长了”,“哎,今天又没看什么书,可惜”。朋友刚开始觉得你这么珍惜时间,真厉害。但随着时间变长,抱怨次数变多,情况变了,朋友们有时候因为睡了懒觉浪费了时间,竟然不敢告诉我,怕我鄙视,这时已经在畏我了。事态发展下去,就该骂我了。
仔细复盘这个过程,一开始,分享这个好习惯,大家敬佩。慢慢的,由于自己没做到,甚至抱怨,朋友也没做到,心里产生了压力,甚至有所畏惧。如果这时意识不到的话,继续抱怨下去,给朋友施加心理压力,朋友多次没有做到,就会开始骂我了。多么可怕的过程,整个流程完全如老子所说的:其次誉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
幸亏老子接着说出了方法论:悠兮,其贵言。不用说出来,或者只说一次,用行动践行。朋友自会被你影响,向你学习,最后获得尊重,皆大欢喜。
其实,做很多事情都应该遵守这个方法论。与人交流时,与人提一次自己的成就或者观点会得到尊敬,多提几次后就开始厌倦,最后就会有人说你装逼了。养成某个习惯时,偶尔发自己习惯养成中的状态,让人敬佩,时不时的说,人就觉得作秀,慢慢疏远你。虽然,我们可以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成长最好,但,毕竟人是个群体性动物,我们需要与人交流,相处,用错误的方法,大家都远离你了,还怎么相处。最好的方式就是,默默前进,用结果影响他人,或者几个有共同想法的人互相监督,这样大家经常分享心得,就不会畏之,辱之了。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你知道的要和你做到的相一致,光懂不算什么,光能说出来不算什么,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成为身体中的一部分。不用说,他人就能感受到你的强大,被你折服,向你学习,最后功成事遂。
总结一下:
001能不说的尽量不说,或者少说。保持两人间舒适的相处模式,使人不知有之。
002贵言,希言。多做少说,关注个人成长,不后悔不抱怨。
003知行合一,将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