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r工作坊进行了大半天的时间,很密集。就像回归课堂,却又不像。每个人都如此认真的在听在吸收在主动思考。
印象最深的是12个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及2008-2018年的这十年如影像般的回顾。
高中政治试卷上写过千遍万遍的那十二个字,如今十几年过去,再经过老师提示去细品,真的是有滋有味充满哲学意味呵。多少因思想的止步不前而坐在井底,觉得一平蓝天就已是天地?而多少能对“事”和“是”把握精准到位脚底踩实了在往前走?又多少能随时随地把握时代脉象,走出舒适区去迎接前方荆棘丛生?
就我自己而言,此三问,一个都做不到。
在老师放出10年间各种历史大事件时,更是要羞红了脸,作为基本公民,对政策对社会民生问题竟知之甚少,或是从未去深入了解过。因而这种从大时代角度去看问题的素养自当乏善可陈。而这样的一次聆听让我真切从头反思了自己的局限性。也算一种认知。认识到不足,才会想要去改变去提高。
趁此记录,想回顾下几个感兴趣的点。文字记录的着迷之处在于它的不会随时间淡去,但记忆会,
1. 创新不等于创造
老师提到一句话让我印象尤其深刻:“要警惕无根据的创新”。这是一个教育已经全面开花,信息饱和的时代,而我们的教育已经把创新上升到一个异常重要的地步。我们需要的是创造,而非无根据的创新。
2. 未来依然与人打交道
人的问题比机器的问题重要的多,让我们看到未来将会更多的发展在人文上。反观自己的孩子教育问题,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是多么重要。
3. 中小学课程发展向着全科、跨学科前进
这就面临到家庭教育的配合问题了,家长需要把握大方向,而我自己深处体制教育,深知我们的课改一直在做,但为何收效甚微,学习教学模式依然跟十年甚至二十年前没多大差别。就是一个往下的渗透力不够的问题了。国家需要去做,家庭也需要去做。
感谢蓝鱼组织如此丰盛的一次活动,工作坊虽然结束,群内讨论依然激烈。在讨论中也从各个老师那继续吸取养分,反思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
下面是一些讨论的摘录。每一句都会时不时翻开来细品。
“如果能够接受孩子做过个幸福的平常人,不受环境左右,就不会那么焦虑了。谁能预测孩子的未来啊”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不过很多时候,平凡代表平庸,我希望自己和孩子都能让自己的一生丰满一些。”
“认知,接纳,转化为动力,焦虑是觉察者的第一步,并不是坏事”
“4-8岁之间,家庭是他们温暖和坚定地港湾。爱,安全,信任是最重要的成长力量。把这个要求寄希望于学校老师,是不现实的,不管花多少钱。”
“今天陶瓷专题上,我女儿上的中国瓷这部分,上面那个世博会的中国CHA的演出,她看了3次,所以连曲调都哼得出来。万物有时,在幼儿园时学知识,在四年级前过早去开发逻辑思维,还不如做每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情。然后,真的用一个月,就完成了别人几年去学的内容”
“我们自己也应该多剥离自己 看看时代,尽量不要被裹挟”
“解决教学质量问题的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尊重教学,赋予教学更高的地位。向一线老师和愿意成为自己孩子老师的父母致敬!”
最后,正好看到三五锄推送的一篇最新文章,与讨论中的某个观点不谋而合。以此为结尾。正好这两天对“尊师重道”这四个字有了很深的体会且讶异于一些冷淡。从父母那辈人对老师的仰望和尊重,到如今新理念新知识普及,似乎变得人人能为师,老师的地位也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地步,深怕一有闪失就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变得可有可无。记得之前朋友圈刷屏的一篇文章,似乎是标题党,类似于请把戒尺还给老师。有时候很悲哀,很多情况下,因为一些家长的自以为是,教师已经到了不得不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明哲保身对学生问题视而不见的地步,是无奈,也是悲哀。
“人和人之间的隔阂并未因此减少。而甚至因为“知道得更广”,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和我们不同的群体,以及不同偏好和相信而建立起来的生存方式,我们的讶异不因我们“知道”而减少,而由“知道”诞生的桎梏,偏见,壁垒,反而丛丛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