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想做饭又懒得出门吃饭,好的我们做一个点外卖的APP给你。
想去图书馆又不知道有没有座位,好的我们实时给你推送图书馆座位情况。
没有养猫又不满足云吸猫,甚至还不想做铲屎官,行吧我们给你一只软软的会喵喵叫还会摇尾巴的玩偶。
你有问题,我们就解决它。
这个世界上,帮你解决问题的思路永远是“给你”,而不是告诉你“你可以”。
这简直是废话,要是我可以,我为什么还要你帮我解决问题?
我想说的是,也许有时候,问题并不是方便到可以通过外物解决,有时候外物甚至会带来一些偏离初衷的副作用。但如果“你可以”,那么很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解决问题最简单最有效,最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解决提问题的人啊。
读书,旅行,看艺术展,这些事对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无可奈何。但读书,旅行,看艺术展,也许可以让你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问题。
别误会,这不是一篇劝诫大家读书的文章,而是,我想为你解决问题。
我很喜欢“陌生化”这个概念,我们对生活太熟悉,就会无意识的忽视生活,而对陌生的东西人们总是印象深刻:你还记得上周任意普通的一天发生的事情吗?
这就是问题所在,日复一日的生活,起床、洗漱、开门、吃早点、去上班或者上学,晚上再疲惫的回来,人们总会在某个时刻开始厌倦,然后在晚上拿出手机在微博或者某个平台中寻找一片乐土。
第二天醒来时,仍然需要面对枯燥的生活,恍惚到甚至不知道这是今天,还是昨天?早上打开门走出去两三步,便全然忘记自己是否有锁过门。
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
我们无法改变也不能改变你生活的方式,因为那可能是你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给你什么让你充分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你总有一天也会对那个东西感到习惯;如果让你上班时间刷微博,这可能是一个主意,不过它也许不是那么优雅。又或许,你可以自己从一个全然不同的,一个完全新奇的,一个成功脱离生活条条框框的角度,去重新生活。
是的,我们给不了你什么,但是也许“你可以”。
有趣的人每天都有一万种有趣的生活方式,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方式,他们的言论和他们的行为总会踩到别人无法触及的点上。我们往往会惊讶道: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什么你就可以这么优秀?
脱离了思维的定式才会有新的思维,换一个角度看待,熟悉的事物也可以陌生而有趣。 保持有趣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人都不过只是被动地从一种生活方式换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然后再习惯那种生活方式。
回到最初的逻辑,如果“我可以”,那我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而这个案例,有趣的人便“可以”。
勤读书的人生活中不会有太多问题,或者说,读书可以让“你可以”这个概念能解决更多的问题。但是读书过于缓慢,我们无法清晰的察觉到我们的变化。因为无论是读书还是艺术展,它离我们生活本身,都太远。对于特定的问题,也许可以有比起读书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有针对,就意味着效率更高。
虚拟现实和体感交互等新型交互方式的出现,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 ,我们可以真正重建你的生活,起床,洗漱,出门。
在我们重建的世界中,你会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也许可以作为思考方式的参考,也许就提供给你跳出思维定势的契机。
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我们不知道,每个人对艺术上的东西感受都不同,我们没有前例去参考。如果它可以用来辅助我们的生活,或者提高工作效率或者其他什么,也许它能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
但我认为,对思考方式缓慢而有效的注入新的活力,也许带来的价值更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