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浪漫”到“啃读”的追寻
——桃子李子的个人阅读史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人之区别于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最大的不同在于人会思想。人存在于这个世界,除了物质的支撑,更需要精神的滋养。我以为,这个“会思想”,就是指人的精神生活。而对于人类来说,具体到我个人,阅读应该是最为重要的精神生活,由阅读带来的深度思考,由阅读带来的精神愉悦,由阅读带来的精神明亮……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我对这句话甚为赞同。纵观我的成长历程,是书籍给予我丰厚的精神滋养,让我能够成为今天的自己。
学龄前,还不会阅读,我是在母亲轻轻哼唱的童谣和诗歌中度过那段美妙的时光的。这是我最初的“阅读”。母亲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童谣,给我讲的那一个个有趣的睡前故事,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给了我对这个世界最初的遐想。我想,这是许多人从小拥有的一种“阅读”方式。犹记得,幼儿园时,母亲给我读张大千的故事,我被深深的感动了。第二天,我怀着忐忑不安又激动兴奋的心理把那本书(其实是本杂志)带到学校,走进老师的办公室,怯生生地拿出那本书,对老师说:“这本书特别好看,张大千的故事很感人,借给您看看!”我不知道当时的自己哪来的勇气!要知道,我一直是个内向的人,不善于表达交流。我相信,是故事的力量,是书籍的力量。记得老师微笑地接过书,夸奖了我。从那以后,我对书籍有了一种特别的感情。
然而,那个年代,生活于农村,就读于村小学的我,以及我的同学们,根本没有书籍可读。教科书是我们唯一可以阅读的书籍。甚至,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课本之外还会有别的叫作“书”的东西,以至于看到一个去过县城的同学带到学校的几本教辅资料,我都觉得惊讶无比:这个世界上竟然有别的书!所以,我就只能反复地阅读课本,翻得快烂了为止,也没有机会,也绝不会想到去县城借书或买书。
初中阶段,到了乡镇中学读书,接触书籍的机会相对多了一些。当然,主要途径还是班级里个别有条件同学从县城购买的书籍,因为乡镇上连一个书店甚至连一个教辅书摊都没有,根本没有其它途径接触书籍。学校里倒是有个图书室的,但是常年不开放,所以也没有人知道那里的情况。而且年少无知,根本不可能会想到去跟老师说“借书”来看。初三时候,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几本科技类、历史类以及一本叶圣陶写的关于写作的书籍。我如获珍宝,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从这些书中,我知道了傻子瓜子年广久的故事,知道了改革开放,懂得了一些写作知识。这几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更大的世界:原来,书籍的种类可以如此丰富,世界上的知识竟然会有那么多!但是,初中阶段的阅读仅此而已,读的最多的还是教科书,因为依然无书可读。
高中阶段,到县城读书,在我心目中,这可是个大城市。在这里,我接触的书籍就多了起来,新华书店成为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没钱买书,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蹭书看,一个人拿着一本书尽量躲在一个角落里偷偷看书,生怕被书店营业员发现。所以,作家林海英的《窃读记》我感受颇深。我觉得,那个时候的我,就是童年时代的小英子,那样怯生生,那样小心翼翼地阅读。这样窃读的感觉我很不喜欢,更怕看见营业员的眼神。因为县城还有别的书店,特别是离学校不远的一家旧书店就成了我更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是旧书店,书籍价格相对便宜,我还能从每个月不多的生活费里挤出一些钱来购买几本心仪的书籍。书店老板看我偶尔还能买买书,态度还是很和善的,也会允许我长时间在店里蹭书看。幸运的是,高中学校有一个较大的图书馆,它是对全体师生开放的。老师可以凭借书证一次性借五本书,学生可以一次性借三本书,时间一个月,没看完可以续借,非常人性化。那样丰富的书籍真正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书籍的海洋”,我徜徉其中,近乎贪婪地阅读着。高中阶段,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同学借我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厚厚的一本,密密麻麻的字迹。我把自己想象成了主人翁孙少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任何的困难,只要一想到他面对苦难的精神,就像给自己打入了一剂强心针,瞬间振奋了精神,拥有了力量。在今后的人生阶段中,这本书被我陆陆续续阅读了6遍,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高中阶段,在书籍阅读的广度上有了很大的衍伸,但是繁重的学业压力,读书时间也是个问题。
大学阶段,那是真正畅快自由的一片天地。海量的书籍,似乎永远用不完的时间,让我真正享受了在书籍海洋世界里的尽情遨游的感觉。图书馆和书店是我最常驻足的地方,甚至,为了读书,一些我觉得没有意思的课都是能不上就不上。作为一名文科生,我最爱历史和文学类书籍,自然也读得相对较多。但是,在大三的某个傍晚,我无意中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了一本不起眼的小书《教有所思》,作者李镇西。我随意的翻看,越看越觉得有意思,越看越有味道,从中感受到的是李镇西老师浓浓的教育情怀,对教育的那份赤诚的爱和冷静独到的思考。我被震撼了,被一本教育类书籍震撼了!突然意识到,我是一名师范生,将来也是要做老师的,李镇西老师就是我的榜样啊,就是我理想中的教师形象啊。意识到这一点,开始觉醒,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去学校图书馆找李镇西老师出版的所有书籍阅读。我们校区没有,坐车去本部校区图书馆寻找,还没有,就去书店寻找。这一找,便找到了《爱心与教育》《民主与教育》等许多书籍,非常认真的阅读着,思考着。经由李老师的书籍,按图索骥,知道了朱永新老师,知道了教育在线论坛。把朱老师十卷本的教育文集全部读完,注册教育在线论坛,过起了网络生活,加入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始疯狂地写教育随笔。虽然那时并未开始当老师,但是会去刻意地阅读教育类报刊杂志,遇有感想,立即写成千字文一篇。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阶段,每每夜深人静,必有一篇教育随笔诞生。这样日积月累,大四毕业时,一本40多万字的教育随笔集《我的教育梦》应运而生。大学最后两年,可以说,我是在寻找和阅读教育类书籍中度过的。图书馆和书店里许许多多的教育类书籍几乎都被我翻看过。这些书籍的阅读,让我成为了一名坚定的教育者。毕业后,抱着“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的想法,怀揣着教育的浪漫主义理想踏上工作岗位,主动申请做班主任,创立属于自己的“人人班”,希冀着打造成李镇西老师“未来班”的模样。教育之初,因为经验不足,挫折坎坷难免。但是,两年教育书籍的阅读,让我得以预见教师岗位会面临的许多问题,让我能够相对从容地去面对和解决。我常常自豪这样的阅读。
工作之后,因为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购买书籍变得相对自由。大量买书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阅读书籍更是成了我良好的习惯。学生眼中,我是那个爱读书的老师;同事眼中,我是学校的读书达人;家长心中,我是那个爱读书并能带着孩子们阅读的老师。这个阶段,魏智渊老师的《教师阅读地图》对我影响深刻,特别是“啃读”和“根本书籍”两个词语让我猛然意识到以往浪漫主义阅读的弊端。纵观从小到大的阅读状况,读的书不可谓不多,对自己的生命和灵魂产生深刻影响的并不多,读书求快求多求记住,走马观花居多,深度思考几乎没有,并没有让阅读建构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类似于“思想体系”的东西,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能力。感触最深的是教育类书籍的阅读,读得太多,似乎并没有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让自己形成一种较高较完善的眼界和思维结构。个人还是太容易随波逐流,意志不够坚定,容易被专家大咖带着走,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啃读”这样一种读书和学习方式让我意识到深度学习的重要性,更能想见它在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阅读地图》中推荐的书籍几乎都被我买回家,这些被魏老师称为根本书籍的书我非常喜欢读。我特别仰慕南明教育魏智渊和干国祥两位老师对待教育的专业精神,特别是他们读书思考的高品质。添加了他们个人的微信,经常翻看他们他们的朋友圈,经常阅读他们的文章,让我越加仰慕,时常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专业精神!越来越意识到个人单枪匹马的阅读缺乏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收获不大,特别渴望与尺度相同者的倾心交流研讨。思维的碰撞,团队的交流,最容易迸发智慧的火花。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个团队可以走得更远。我很相信这一点。南明网师的高品质让我向往,我希望在这样的团队中提升自我,温暖教育和学生。
这就是我简单的阅读史,因为爱孩子所以爱教育,因为爱教育所以对提高专业能力充满渴求。阅读,滋养着我的教育生命,更滋养着我整个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