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了刘禹锡的那首《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儿子就问我洞庭湖在哪里?要去看洞庭,体验一下刘禹锡当年的观察,这种要求我自然希望满足,我说夏天我们就去,2012年暑假我特意在太太和儿子都有时间的时候早早提交了休假申请,准备自驾带儿子去看洞庭,可是到跟前儿公司的一个电话,要有一个紧急的事情去处理,只能和儿子说抱歉了,儿子也伤心了好一阵。
听到儿子在奥语班背诵崔护的那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觉得机会再也不能错过了,我在2017年4月初特地回了趟西安,陪儿子去了长安区桃溪堡村那个故事的发生地看桃花,面对盛开的桃花,我们想象了崔护当年的感觉,我突然问儿子:“如果你是崔护,第二年又见到了那位你心仪的姑娘,你会怎样做?”儿子不好意思了,“以后的事,现在不予考虑。”我又问儿子:“假如一个西方人遇到崔护当年的那种情形,他会怎么做?”儿子说不知道,我说:“也许不会等到第二年桃花开的时候,他当时就会去和那个女孩搭讪了。”我又给儿子讲了苏轼那首《江城子 蝶恋花》的后几句:“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我说苏轼太无趣,我对儿子讲:遇到自己心仪的姑娘就勇敢去追。
我又给儿子讲了,在当时唐朝的时候,儿女的婚事都是有父母来做主的,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都没有见过面,不像现在青年男女都是自由恋爱,父母都不会太干涉子女的婚姻,只要他们自己觉得合适就可以去申请结婚。还给他讲了我在大学帮人写情书,一次能挣到10块钱,够我一个星期的伙食费,儿子开始哈哈大笑,还说了我填了一首《钗头凤》打动了你妈,你妈答应嫁给我,儿子听了就去问他妈,得到他妈的肯定回答后又开始哈哈大笑,太太在我身后给了我一拳说:“讲的太早了。”
我对儿子说:“从崔护当年写下这篇流传百世的诗篇已经过去了1000多年,但桃花依旧在这里盛开,也许再过50年,爸爸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你也渐渐老去,但你带着你的孩子来这里看桃花的时候,树干虽然还有沧桑岁月的痕迹,但是枝头依然绽放着美丽的花,大自然是永恒的,但是人生是短暂的,我们人是否要像桃花一样经过寒冬的煎熬,在春天绽放我们人生美丽的花朵呢?
其实,男孩都会把父亲当做自己的英雄,女儿都会把母亲当做自己的偶像,父亲在儿子面前吹嘘一下自己年轻时“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母亲在女儿面前吹嘘一下自己年轻时“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也没有什么不好,毕竟这个看脸的年代,让自己的儿女多一点萧愚所说的魅商也挺好的。
我只想告诉儿子,在恋爱婚姻的问题上不要像中国人那样内敛,多一些西方人的大胆,我希望儿子对他自己的理想追求也像他心仪的姑娘一样勇敢去追,被拒绝了,那又何妨?也希望他的人生绽放出本应属于他的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