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你要听话,要乖”。这大概是小孩们最常听到父母师长的话语。“乖”和“听话”成了“好孩子的行为标杆。调皮捣蛋或者特立独行的小孩听到最多的大抵是:“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怪呢?”;“叫你不听话,这下知道了吧!”
乖孩子其实就是按父母家长要求成长的孩子,完全符合社会的认同:不吵不闹、不惹是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调皮捣蛋或者特立独行的孩子则是“头痛人物”,是孩子世界的“小小异端”,必然会受到来自家长老师的全方位的“帮助”。
成年人就会摆脱父母师长或者他人社会的期望要求吗?“你再不结婚,就不要回这个家了。”;“他三十大几了,还不结婚,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听说某某是同性恋”。别说被世俗带有色眼镜看的LGTB了,就是大龄单身在七大姑八大姨看来那也是老大难、是不正常、是“异端”,当然要承受来自对“异端”的特殊关爱,过度关心不必说,嘲讽、白眼乃至孤立也不在话下。
罗素曾说:“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唯有宽容才能出现参差多态”。教育多一点宽容,尊重孩子的多样性,乖孩子固然更符合社会期望,调皮捣蛋、特立独行的孩子创造力抗压力或许更胜一筹,正确的方式适当引导,呵护孩子个性自由成长而不是一味强调教育的社会属性。成年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更不应受到指指点点。胡适曾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我们需要容忍不同生活方式,容忍不同价值取向,容忍不同观点、不同理论思想、不同理想信仰。因为每一个人,一生会面对许多选择,都有可能成为“异端”,你不能也不必保证每一次都站在大多数那一边,现在对别人宽容,也是捍卫将来某一天自己表达的权利。
(二)
胡适先生在其作品《容忍与自由》中还写道: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 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不会错的心理”。孔子早就提出:“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我就是:不要唯我独是。事实上何止是认为自己不会错,唯我独是。有多少恶行是打着“善和正义之名”。卡夫卡提出:恶有三种形态,自然恶、习惯恶、以及以为善和正义而作恶。破坏力最大、最可怕的就是以“善和正义之名”为恶了。
88年汉城奥运会,背负国人重望的李宁惨败,只因跳马直接落地后对着镜头无奈一笑,嘲讽声和叫骂声铺天盖地袭向李宁,甚至有过激观众寄刀片和绳索,希望他割腕上吊以谢国人;20年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赛,遭遇与李宁惊人一致;汶川大地震,名人名企捐没捐款,捐款多少成了衡量道德的标杆;乔任梁过世后,井柏然没及时表达哀悼,被网友狂喷、赵丽颖没及时悼念甚至被网友留言去死,陈乔恩更不用说,失去挚友本已伤痛,还非得把伤痛公之于众才能堵住悠悠之口,否则也会被“喊杀”,讽刺的是乔任梁生前也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杨政宁回归祖国,网民看不到杨杰出成就及贡献,抓住私生活大肆鞭挞,嘲讽其回国养老。网络暴力、道德绑架哪一样不是以“正义和善”之名大行其道呢?
始皇有什么错?他为维护自己统治“焚书坑儒”理所当然;希特勒有什么错?他是为净化种族,把低劣血统人实行种族灭绝;还有仍在进行的全球范围的恐怖分子的所谓“圣战”。都是以他们的“正义和善”的名义,将他们认为的一切“不正义”、一切“邪恶”、一切“异端”清洗。再回头看看,胡适先生提出的容忍不同观念、不同理论思想、不同理想信仰何其重要。
(三)
需要指出的是容忍不是软弱的妥协或者盲从,容忍更需要我们独立思考,不做别人思想的傀儡。孔子说:乡愿,徳之贼也。每次网络群体事件爆发后,大量转发不实谣言或者伪造视频的不明围观群众;为丧心病狂“圣战”所蒙蔽的宗教狂热分子。容忍不是盲从,更不是同流合污。
容忍也不是高于对方的原谅,容忍是平等的尊重。尊重作为个人的个性、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尊重不同的观念、不同理论思想、不同理想信仰;尊重不同发展道路、不同传统、不同文化。尊重世界作为多元存在的事实。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每个人、每个种群、每个国家、每种文明都有发声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