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一门博大而精深的科学。它有无数个面无数个可能。
最近在工作中认识了同事A。A的到来宛如投入平静死水中的一粒石子,溅起了许多影响的涟漪。
A刚从大学毕业,是一个很乐观开朗的姑娘,非常讨人喜欢。
而我不同,我已经离开大学几年了。
平心而论,刚脱离大学的这几年我过的并不是很好,我有许多梦想,也有许多随之而来的疑虑、痛苦。马克思曾经提到过人的工具性异化,即社会分工越明细,处于社会中的人就越如同工具。个人的差异被最大程度抹去,你只是这个社会的一个零件,你可以被无数人取代。
我想,我正处于深入社会这个我不曾真正了解的事物的过程。
而A的朝气,带给了我观察社会的全新体验,以及随之而来的很大启发。比方说,一个人永远不应丧失自己的观点。
当我受着A的影响而慢慢变得乐观、积极的同时,不出意料地,A被我们的共同上司所讨厌了。
上司来自县城,从大专毕业,家中有一个弟弟及一个妹妹。
她像是许多到城市打拼的普通人一样,身上有很强的“冲劲”。但同时,她身上也有这部分人身上常见的特点:过于好强,以及较强的攀比心、较敏感的自尊心。
某一天上司找我来谈话,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和A不一样,你以后要离她远一点。
我听完之后很受感动,也很感谢她对我如此真挚。但我明白,我们任何人的语言都离不开自身的立场,她的话是建立在她自己的立场之上,这些忠告对我而言合不合适,是不是正确的,也需要我自己去思考和判断。
回家后,我空出时间,静静地思索了这些话。
这个社会庞大而复杂,人们充斥其间,有所共同又有所不同。正是我们这样相同而不同的人共同构成了这个社会。
事实上,没有两个人之间会完全相同。我们一旦结识新的朋友,友人必然有某些观点与我们有所差别,这些差别有些人讨厌,有些人害怕,然而正是这些不同之处才有可能给你带来与固有观点不同的全新视角。这些视角必然会开启你的思维、开拓你的视野。
再者,一段成熟的关系,应该是两个独立自主的人互相欣赏、互相接近,而后互相给予帮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我的性格与A截然不同,然而我在A身上看到了许多闪光点,她乐观、大方、慷慨而不吝于分享。
站在上司的立场上,她说的话固然没有任何问题,但她的这些忠告真的适用于我吗?
我很感激她,但也仅此而已。
语言是一个建立在立场上的艺术,我们每个人说话都无法脱离我们自身的观点,你和我,我们成长环境的不同、我们意愿的不同都会造成我们立场差别。
所以任何语言,在你听见之后都请静静地思考一番。毕竟只有你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而思考,是我们最有力的能力。
只有愚者才会让怀疑的种子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