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一,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所谓的认可欲求,人际关系的烦恼都集中在这一点上。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这一点必须事先强调一下。
二,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认可欲求的危险就在这里。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我们最终还是为自己活着。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得不到认可就非常痛苦,如果得不到别人和父母的认可就没有自信。那么,这样的人生能称得上健全吗?
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事实上,来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三,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分离之后,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仅此而已。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觉察到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
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是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接受心理辅导之后,被辅导者下什么样的决心,是否改变生活方式,这都是被辅导者本人的意愿,辅导顾问不能干涉。
辅导顾问要竭尽全力地加以援助,但不可以妄加干涉。
可以把马带来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四,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对孩子的闭居状态不妄加干涉也不过多关注。而且,告诉孩子在他困惑的时候我随时准备给予援助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
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正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
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
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
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五,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如何克服这种“不认可”的感情,那并不是你的课题,而是你父母的课题。你根本不需要在意。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
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
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那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
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六,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亚历山大:“命运不是靠传说决定要靠自己的剑开拓出来。我不需要传说的力量而要靠自己的剑去开创命运。”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羁绊的本质其实是回报思想。
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反复干涉的结果会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
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阿德勒心理学中有反常识的方面: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此外,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也全都是反常识的理论。
七,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很多人在某种程度上希望被干涉或者希望他人来决定自己的道路。
是选择别人的认可还是选择得不到认可的自由之路,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意别人的视线,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着,这或许的确能够成为一种人生路标,但却是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认可欲求,总而言之就是不想被任何人讨厌。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八,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但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既会有讨厌我的人也会有讨厌你的人,这也是事实。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
倾向性,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型的欲望。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我们并不是石块,是能够抵抗倾向性的存在,可以让滚落的自己停下来并重新爬上斜波。
我们都在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是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驶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如果想要行驶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不要害怕被人讨厌。
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只是课题分离。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
“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九,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我为了不想与父亲搞好关系,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
不修复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更合适,因为如果自己的人生不顺利就可以归咎于父亲。这其中有对我来说的“善”,也许还有对封建父亲的“报复”。
只要按照原因论认为“因为被打所以才与父亲不和”,那么现在的我就只能束手无策了。但是,如果认为“因为不想与父亲和好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那“关系修复之卡”就会握在自己手中。因为只要我改变“目的”,事情就能解决。
还是课题分离。
当我下定修复关系之“决心”的时候,父亲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么看我,对我主动靠近他这件事持什么态度等,这些与我都毫无关系了。即使对方根本不想修复关系也无所谓。问题是我有没有下定决心,“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会是全新的发现。
我的变化不是“为了改变父亲”。那是一种想要操纵别人的错误想法。
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既不可以去操纵别人,也不能操纵他人。
提到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想起“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但事实上首先是自己。
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一,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人际关系并不止于课题分离。相反,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二,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共同体感觉,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概念。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狱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我和你”。只要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以我和你为起点。
把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三,“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对自己的执著”这个词换成“以自我为中心”更容易理解。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自私任性的人。对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物的一般印象就是这些。
实际上,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非常在意别人评价的人也是以自我为中心,虽然如此竭尽全力地在迎合他人。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凡是执著于“我”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必须把“对自己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四,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这种认识并没有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的中心。
“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人只是“为了服务的人”;他们甚至会认为:“大家都应该为我服务,应该优先考虑我的心情。”
这种期待并不会每次都能满足,因为“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一切的地方都是中心,同时一切地方又不是中心。根据看的人所处的位置或角度可以产生无数个中心。这就是地球仪。
刚才所说的“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也是一样。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积极地参与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
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且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只有付出了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五,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而且,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我们可以理解成共同体范围“无限大”。
希望你不要只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而要意识到自己还属于别的共同体,属于更大的共同体,例如国家或地域社会,而且在哪里都可以做出某些贡献。
人绝不会,也不可能离开共同体“独自”生活。
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或公司等看得见的存在,也包括那些看不见的联系。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既要拥有共同体的感觉,又要选择自由。
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六,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作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有才希望得到表扬。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
虽不同但平等。平等即横向关系。
经济,地位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
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只是劳动场所和任务不同,完全是“虽不同但平等”。他们把人际关系都看成是“纵向关系”,害怕被女性瞧不起,也就是在掩饰自己强烈的自卑感。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我在想要表扬他人的时候,心中多少也会有些“操纵”意识。企图通过说一些恭维的话来讨好上司,这也是完全是一种操纵吧,哈哈哈,我自己也被某人表扬而被操纵着。
七,有鼓励才有勇气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这里的干涉就是操纵。
不可以置之不问。需要做一些不是干涉的“援助”。
干涉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预。
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而是努力地帮助他人本人建立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能力。
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的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因为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请您好好记住这点,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
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应该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
八,有价值就有勇气
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被表扬是得到他人“很好”之类的评价。而且,判定某种行为“好”还是“坏”是以他人的标准。如果希望得到表扬,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妨碍自己的自由。另一方面,“谢谢”不是一种评价,而是更加纯粹的感谢之词。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贡献”这个词非常沉重。
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通过对共同体也就是他人的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九,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
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考虑的话,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存在标准上的感谢就是这么回事。病危的母亲尽管什么都做不了,但仅仅她活着这件事本身就可以支撑你和家人的心,发挥巨大的作用。
对于自己,不要用“行为”去考虑,而要首先从“存在”标准上去接纳。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不要这样,而应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
关于共同体感觉问题,阿德勒的回答:“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十,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这是非常重要一点,是建立纵向关系?还是建立横向关系?这是生活方式问题。
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只能选择一种。
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人的人际关系。
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
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无论是爱还是交友,都与年龄没有关系;交友课题需要一定的勇气,这也是事实。
关于你和我的关系,我们可以逐渐缩短距离,保持既不靠得太近但又伸手可及的距离。
第五夜,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一,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首先好好理解“我”,接下来考虑一对一的关系,也就是“我和你”的人际关系,然后再慢慢扩展到大的共同体。
要停止对“我”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关心他人很重要。
如果是一个人的时候,谁都能够像国王一样无拘无束。总而言之,这也是应该从人际关系角度出发考虑的问题,因为并不是“本真的自己”不存在,只是无法在人前展露出来。
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没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人都处于“想要进步的状态”,反过来说也就是,根本没有满分的人,这一点必须积极地承认。
“肯定性的达观”,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一位作者曾引用这样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一切都是“勇气”的问题。
二,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肯定性达观”,达观一词本来就含有“看明白”的意思。看清事物的真理,这就是“达观”。这并不是什么悲观主义。
信用有附加条件,用英语讲就是“credit"。想要从银行贷款,就必须提供某些抵押。银行会估算抵押价值然后贷给你相应的金额。”如果你还的话我就借给你”或是“只借给你能够偿还的份额”,这种态度并不是信赖,而是信用。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
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
信赖的反面是怀疑。假设你把人际关系的基础建立在“怀疑”之上。怀疑他人,怀疑朋友,甚至怀疑家人或恋人,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
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
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那么人生就会简单得令人吃惊。但是,即使理解课题分离的原理和原则比较容易,实践起来也非常困难。
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
你现在一味地担心“被背叛”,也只关注因此受到的伤痛。但是,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的勇气从自我接纳开始。
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了。
三,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真诚地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这就是自我接纳。同时,对他人的寄予无条件的信赖即他者信赖。
对他人寄予信赖也就是把他人看成伙伴。正因为是伙伴,所以才能够信赖。如果不是伙伴,也就做不到信赖。
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相反,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为“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
我们只有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或行为对共同体有益的时候,也就是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贡献他人是为了自己,不需要自我牺牲。
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工作的本质就是他者贡献。
有些富豪已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额财产,但他们中的多数人至今依然继续忙碌着工作着。这是为了他者贡献继而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四,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为什么会有奉献精神,这是因为能够把家人视为“伙伴”。
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但是,如果他人是“伙伴”,所有的贡献也就不会是伪善了。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理解人并不容易,个体心理学恐怕是所有心理学中最难学习和实践的一种心理学了。
有人说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
只要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就可以。如果所有人都能够认为“年轻人更超前”的话,世界就会发生重大改变。
因为无论在什么年龄,人都可以改变。
五,“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
具有神经质生活方式的人常常使用“大家”“总是”或者“一切”之类的词语。
“大家都讨厌自己”“总是只有自己受损失”或者“一切都不对”等,如果你常常说这种一般化的词语,那就需要注意了。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只凭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苦恼于口吃的人只关心“自己的说法方式”,从而感到自卑和痛苦。因此,自我意识就会变得过剩,说话也会更加不顺畅。
人际关系不顺利,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工作狂则是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也许他们会辩解说:“因为工作忙,所以无暇顾及家庭。”但是这其实是人生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认为自己工作了这些时间,挣了足以养活家人的钱,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所以自己就是家里最有价值的人。这种典型,靠“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的价值。
但是,任何人都有自己不再是生产者的时候,例如,上了年纪退休之后不得不靠退休金或孩子们的赡养生活;这时候,只能用“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的人总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
是按照“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还是按照“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这正是一个有关“获得幸福的勇气”的问题。
六,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也就是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
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幸福即贡献感,这就是幸福的定义。
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是,这并不等于“所有人都幸福”,你必须首先理解这一点。无论用行为标准还是存在标准,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贡献感。
获得贡献感的手段一旦成了“被他人认可”,最终就不得不按照他人的愿望来过自己的人生。通过认可欲求获得的贡献感没有自由。但我们人类是在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在追求幸福。
幸福得以自由为前提。
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得认可。因为即使不特意去寻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说,受认可欲束缚的人不具有共同体感觉,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只要有了共同体感觉认可欲求就会消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
七,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
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希望特别差劲的孩子,也就是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却可以在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情况下也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廉价的优越性追求”,是一种不健全的态度。
正因为父母训斥,孩子才不停止问题行为。因为父母通过训斥这种行为给予了他们关注。
“复仇”和“廉价的优越性追求”很容易联系起来。这就是让对方烦恼的同时还想成为“特别的存在”。
八,甘于平凡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非常重视的“甘于平凡的勇气”。
普通和平凡真的不好吗?有什么不好呢?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一点。
自我接纳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九,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把人生当作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自降生人世那一瞬间便已经开始的线,画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曲线到达顶点,最终迎来“死”这一终点。但是,这种把人生理解为故事的想法与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紧密相关,而且会把人生的大半时光当作“在路上”。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接。
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
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十,舞动人生
也许是这些人在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活在“此时此刻”吧,也就是说,不是活在“在路上”的人生之中,而是时常活在“此时此刻”。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
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
在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当然,作为跳的结果最终会到达某个地方。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不会停在原地。但是,并不存在目的地。
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生可以称为“潜在性的人生”。与此相对,像跳舞一样的人生则可以称为“现实性的人生”。
现实性运动是一种“当下做了当下即完成”的运动。也可以理解为——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的运动,跳舞是如此,旅行等本身也是如此。
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没能够到达目的地,那也并非没有旅行。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说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
十一,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得到。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
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错不在我而在于过去和环境。这里搬出来的过去无非是一种免罪符,是人生的谎言。
人生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那就不再需要故事。
生活方式说的是“此时此刻”,是可以按照自己意志改变的事情。并且,将来的人生也完全是一张白纸,并未铺好行进的轨道,这里没有故事。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十二,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虽然想上大学但却不想学习,这就是没有认真过好“此时此刻”的态度。每天进步一点点也可以。也就是要不停地跳舞。如此一来,势必会有“今天能够做到的事情”,今天这一天就为此存在,而不是为遥远的将来的考试而存在。假若如此,人生应该是幸福的。
没有必要勉强去认可。只是,不要用线的形式去看其到达了哪里,而是应该去关注其如何度过这一刹那。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
认真但不深刻,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假如我认真过好了”此时此刻“,那每一个刹那就是一种完结。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灯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些什么。你之前就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甩开人生的谎言,毫不畏惧地把强烈的聚光灯打向“此时此刻”。你一定能做到!
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十三,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例如战祸或天灾,我们也不可能在被卷入战祸而丧命的孩子们面前谈什么“人生意义”,也就是说,人生并不存在可以作为常识来讲的意义。
如果面对这种不合理的悲剧而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话,那就等于是在肯定已经发生的悲剧。无论发生何种状况,我们都必须采取一些行动,必须对抗康德所说的倾向性。
我们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才更需要向前看,更应该思考“今后能够做些什么?”
阿德勒在说了“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之后还说:“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我相信一定是选择了“人们都是我对伙伴,世界非常美妙”这样的生活方式。
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你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茫然。为什么茫然呢?那是因为你想要选择“自由”,也就是想要选择不惧招人讨厌,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道路。
人想要选择自由的时候当然有可能会迷路。所以,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星”
只要不迷失这个指针就可以,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
这颗星就是——他者贡献。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只要自己心中有他者贡献这颗星就一定能够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
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地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一个人的力量很大。不,应该说是“我的力量无穷大”。
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世界已经不是曾经的世界了。
如果我改变,世界也会改变。我之外的任何人都不会为我改变世界。
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阿德勒不仅属于临床心理学的范畴,他还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
阿德勒思想拥有改变人一生的力量。剩下的就只有能否鼓起迈出一步的“勇气”了。
“目的论”这种观点并不是阿德勒时代才突然出现的主张,它在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已经出现过。阿德勒心理学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同一条线的思想。
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永远流传下来的苏格拉底与青年们进行的对话,在今天来讲可以叫作心理辅导。
柏拉图的对话篇中没有用到一个专业术语。
哲学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知识”而在于“热爱知识”,想要了解不了解的事物以及获得知识的过程非常重要。最终能否到达“知”,这不是问题关键。
希望认真生活非常重要,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如果不懂得如何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就会因为想要满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伤害他人而导致虽有自己主张但无法传达,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