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饭不怕晚,好话不嫌慢。
本周的“先锋计划”培训活动因故取消一次,改期一次,与阴晴不定的天气蛮般配。
随着培训课程学习接近尾声,学校各项工作进入学期攻坚阶段,学习倦怠与工作疲劳叠加效应愈发明显,暴雨过后的深圳,又迅速启动暴晒模式。
在三重压力之下,2019年6月15日(星期六),我们迎来了南山教育系统第二期“先锋计划”培训班第26场专题讲座,主讲人是大家熟悉的教育专家,也是南山教育的老朋友,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李臣教授。
相比去年8月份开班第一课,李臣教授主讲的《湾区基础教育融合:开放边界释放活力》磅礴恢宏,今天的主题《地方文化融入学校课程》,更微观,更接地气。
“地方文化进入学校课程,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打通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联系;学生的体验经过反思,上升为经验,经验经过结构化处理,形成知识。”李臣教授三言两语,就把地方文化与课程建设的关系讲明白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IPAC)内容匹配、学科课程校本化融入、隐形课程显性化渗透是实现地方文化与学校课程整合的三大策略。李臣教授的讲述言简意赅,直击要害。
台湾省云林县成功小学“紫斑蝴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南山区育才四小“基于深圳特区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课程”两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让课程“活化”、生动起来有了直接的感受。
贾平凹散文《风筝》课例,直观、形象地说明了在学科课程校本化中自然融入地方文化,把冷冰冰的文本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过程,使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增加了教学的情境性。
关于隐形课程显性化渗透,李臣教授明确表明,缔造理解-关系型文化,在教育中减少破坏性冲突,有助于地方文化融入学校课程。换句话说,在某种意义上,建立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形成和谐互助的家校关系,比课堂教学更为重要。
一篇百字心得难以概括《地方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专题讲座全貌。但是只要抓住“核心经验”,整合领域发展目标,以活动项目为抓手,落实跨界教学设计,就一定能培养出未来行走地球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