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是个双面煎蛋
----我和儿子一起读高中(之一)
【注:儿子前几天说,大学校园里来了群参观的小朋友。言下之意是:这群小屁孩,大学有什么好参观的。他已经全然忘记了初三时偷偷去鲁迅中学参观被保安赶出来的尴尬场面。于是,想起来该静下心来,写写儿子曾经的高中三年。有此念头,就此动笔。】
时间,总是给人过山车般的感觉。
进入六月,刚过完以无忧无虑为主题的六一节,马上迎来以处心积虑为主题的高考季。于是,捡了三年的柴,总算正式 “烤”了。
此时,已经不需要一把孜然来调味了。三年高中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足以让一切满是重重的人间烟火味。
更绝妙的是,还是个“双面煎蛋”。一面煎熬着孩子们满是叛逆的青春期,一面煎熬着父母们日渐屈服的更年期。
对于孩子来说,高中三年“煎”的是步入社会的第一步。
高一半年,基本是处在过渡期,一边时常怀念初中的可以承受的相对之苦,一边被动接受高中望不到头的绝对之难。初中那些“顽瘴故疾”总是时不时地复发一下,而每一次内心总是怀着“我哪里错了”冤屈。然后的一年,都在盲目地为荣誉而战,为文理分班而选择,为学科排名而竞争。那是最激情的一年,朝着一堵堵墙象个“猛士”,直接撞了上去,成功者破墙而去后再去撞墙,失败者撞得头晕后逐步清醒。再后的一年,浩荡大军逐步分化,面对一堵堵墙也不再是鲁莽的“猛士”,而是善战的“勇士”,或是找梯翻墙,或是另谋蹊径。每个孩子最终完成了对自我的规划,理想与现实总算联姻,并等着最后的分娩。最后半年,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是安静得可怕。大势已定,再有躁动也只是对细节的微调。孩子们总算理解了小学开始就一直跟他唠叨的那句话——“书是为自己读的”。
所以,真正单纯的学生时代其实到初三下半年就已经结束了。高中的学业中,孩子们要解的已经不是一个个找得到原理和公式的学科方程式,而要要解一个个掺杂了太多的个性和规则、愿景和现实、自由和责任等等因素的社会方程式。
高考前的三四天,陪儿子吃完晚饭,儿子一个人站在阳台上,静静地看着远处,许久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个动作。那天,刚下过一场大雨,万物清涤,天高地远。未了,儿子淡淡地说了句,我去看书了。那一刻,看着儿子的背影,虽然单薄,但手撑着护栏上安静而深沉。我知道,许多事情已经不需要我多说了。说了其实也没用了,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
对于家长来说,高中三年“煎”的是人到中年的又一梦。
人到中年,甚至是快到更年期,工作基本定局,爱好越来越少,身体渐显老态。总以为看淡一切,与世无争了。想不到又来一场梦,春梦也好,噩梦也好,着实又把自己逼年轻了一回。千万别信一些优秀学生家长“儿子高中我从不管的,全由他自己”的那套鬼话,他们要么是出于谦虚,要么是不敢回首。
绝大部分家长,在这三年中把原先被死死压在心底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从高一开始给孩子做人生规划,并且坚定不移地主导着这个规划的实施。面对你的宏伟蓝图和大刀阔斧,高一的孩子最好哄,总表现得唯唯喏喏。而家长到了恨铁不成钢的时候,真有一种“你不行,你下来我上“的豪情和冲动。然后,慢慢地发生了角色的转换。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只是这规划的执行者和保障员。到了高三,家长最终成了唯唯喏喏的角色,面对无力改变的现状,真正表现出了人到中年应有的”认命“。临近高考,则是彻底逆转,纵然内心也千种想法、万般焦虑,说得最多的那句话始终是:努力过了就行。
于是,家长们闲聊时,我经常问一句话:我们读书时很听话很自觉很有理想吗?我们所期望的扫清孩子内心的灰尘、搬清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的理想,只能说现实是骨感的。而孩子总将在磕磕碰碰中完成自我救赎,然后等到他们人到中年的时候,再以我们方式去做个高中生的家长。
于是,似乎也可以明白,“煎“着孩子和家长的那口平底锅,就是高考体制。
吐槽自家孩子、吐槽高考体制似乎已经成为家长的”标配“。但吐槽完一切,我们还是得感谢高考体制,毕竟这最公平的体制,也是最中国特色的机制。如果不在高考体制下烤一烤,有多少孩子会这么早理解生存的内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