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公交车上碰到这样一幕:
一位六多岁的大爷,摇摇晃晃的,像喝醉了酒。他食指指向一位年龄约莫四十几岁并坐在黄色椅子上的妇女,嘴里大吼:“你多大年龄么?”连问了好几次。听一会了就明白,上一位坐在椅子上的人本来是把座位让给了这位大爷,可却被妇女捷足先登,因此大爷十分恼火,连续质问此人:“你多大年龄么?”大爷还说:“你就不要老,等你像我这么大年纪,年轻人不给你让座的时候,看你怎么办。”
我们知道应该“勿以善小而不为”,却常常“不以利小而不占便宜”。
这个社会约定了很多道德和法律的规范,来尽最大可能的帮助各个年龄层和社会层的人群。任何一个群体的忽视,都会是社会动荡的源头。
富人有高昂的税收,穷困的人要有社会保障。我们大部分人奋斗一生,或许可以从贫困走上小康,但很少人会成为那拥有社会财富一半比重的百分之一的群体。因此你可以有底气不去换位思考跟你不属同一财富阶层的人。但是,你不应该也没有办法不去想想,当你老了会怎么样。
这位大爷说的没错,人都是要老的。当你老的那一天,你一定也会希望自己能得到社会最大的善意。但你应该明白,那个希望中的善意世界,就是由你来创造的。
那个将来的社会是由我们去编织缔造的,每代人都有机会去创造一个将来可以善待他和他下一代人的社会。社会是我们成长的环境,但它同时也是被我们创造和改变的,如果我们不懂得去关心和帮助别人,创造了一个冷漠的社会,那么老了老了,又从何处得到关心和帮助?
其实,当每次看到类似的情形,我倒不太会去担忧当我老了社会会如何对待我。我常会想到的是我父母,他们出门在外的时候会怎么样。
他们现在只算中年人,身体也不错,所以还没有到了非要别人给他们让座的情况。但我会想:他们出门,找不到要去的方向,普通话又不流利的情况下,路边有没有人愿意耐心的为他们讲解呢?如果他们稍慢了十几秒钟,公交车刚刚关门,看到他们急忙赶来并挥手示意停车的时候,公交车是会停下来,还是任由他们呼喊、追赶?他们坐火车或者坐飞机的时候,服务员推着售卖小车路过身边,他们犹豫不决不知该买什么的时候,服务员是否会态度温和的询问?……
在《孟子·梁惠王》一篇中有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我们在赡养和孝敬跟自己有血亲关系的长辈时,不该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亲关系的老人。当看到有老人走上公交的时候,我们主动把座位让给他,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因为希望他们也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同样的关心。
我就是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待和解决类似情况。并没有想标榜自己做的多么好或多么有道德,只是觉得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不担心自己老了会怎么样的话,而你看到有年纪大的人需要帮助,能否也从希望自己父母得到同样帮助的心情去帮助别人呢?
我确实认为做好事或许不需要留名,但做好事一定是需要理由的,特别是我们想要劝别人做好事的时候。虽然那位妇女到最后也没有给老人让座,但可能只是因为一时下不来台。或许等到下一次,在公交车上或别的什么地方,她能把座位让给另一位老人。因为这位大爷给了她一个理由:当你老了,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