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的节奏,把成长放到第一位才不会迷失我们自己。不同行业不同圈层都有内在属性,但有一点不会变都不是以价值输出。利他思维帮助到其他人能更好的活好当下,找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蓝图,清晰人生蓝图,目标清晰到每一年每一天!工作的每小时,自己统计过目前现在的专注时间只能维持在30分钟就是时间颗粒度不能超过四十分钟。
人与人差距在同行业可以是量级的,所以必须完成自己所在领域深耕,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专家。现在流行的1万小时定理就是一个人在专业中至少全身心投入1万小时才能在行业中成为专业人才,时间允许能独立完成闭环技术流程。
吴军老师在分享《谷歌方法论》里把工程师分了五级:
第五级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你做到一些对于工程师最基本的要求的时候,你就合格了,也就是达到第五级了,如果连第五级都做不到,那就是不入流的工程师。
第四级是你可以带领几个徒弟共同完成一件事。这已经是一个“网络”的行为了,就需要有一点领导力了。
第三级,如果是在谷歌里面,就相当于能负责一个产品线,比如说你负责地图,地图里面有一些跟地面数据和卫星的图象能够重合,卫星的产品是你负责的,或者说导航是你负责的。
第二级,你能够做出世界上其他人做不出来的东西。
第一级很少见,我们就不说了。
第五级工程师做的东西要想合格,得满足三个属性:
第一,你做出来的东西,本身可用,能持续工作,不能老坏。
如何让你做出来的东西能持续工作?
谷歌和微软培养了很多中国高级工程师,所以很多人说,那里是中国IT行业的黄埔军校。那么,它们的IT工程师和国内小公司培养出来的有什么差别呢?
比如说做一件事的时候,他们要保证把这一件事做好,而不是仅仅把其中的一小件事情做好。比如说一个游戏,从设计到功能、测试、封装、提交,以及到后来的很多维护,都要一个人自己做。用硅谷很多公司的话说,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收尾。
但是,从现在分工的角度讲,为什么测试不能交给别人做?因为没有人写代码是能够完全正确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被证明水平最高的人可能是高德纳,他一辈子写代码,被人发现只有个位数的错误,但是其他人写的所有代码都被人不断地发现错误,如果你不测试,可能用不了几天就死掉了。测试不测试,是看这个人是否是一个职业化的人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则。
第二,你做的事情是要能够可继承。
1.对于一个大问题,要有拆解的能力。
2.计算机世界里很多时候没有对和错,只有好和不好。
万一你不在了,或者离开公司,这个事还能有人接着做,不能中断了。一个文明的进程是不断继承的过程,工作不断从零开始,如果没有积累,效率就太低了。
第三,要打好包,封装好。别人可以在你这上面做进一步的工作。
不仅工程师如此,对任何一个职业人士,这三项都是最基本的素质。
目前大部分工程师都是特别是国内工程师很多都还没有到拼天份的水平。
从自己开始努力多维度做到引领输出,在新能源领域做普通人都能明白的行业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