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繁华不复
疫情的阴霾在一点点散去,人们小心翼翼地走出家门,生活还要继续,茫顾四周,曾经的繁华不复,已成为唏嘘的记忆。
回望十年前的光景,正逢许多新兴行业蓬勃生长,创业成为潮流,似乎机会遍地都是,路边摆摊卖烧饼都能快速致富。企业极力融资扩产,产品只要造得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
民间涌现各种投资渠道,回报率不断攀高,人们挣钱的速度快了,整体收入水平快速上涨,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繁华和财富。
而今,许多行业整体凋敝,曾经红火的生意每况愈下,许多人财富缩水,甚至被迫中途转行或重新择业。当年抢手的临街旺铺,随处可见挂牌“出租、转让”,却长期无人接手。民间投资渠道不断萎缩,房地产更是几近崩盘。
人们普遍感觉,钱不好挣了。
【二】青蛙之惑
为什么会这样?未来会怎样?我们又当如何?这些问题不停地困扰着我们。
有人说这都是疫情的影响,疫情过后一切都会恢复如初。但一场突发的疫情就能造成全社会、全方位的深度转变吗?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其实周围环境的变化早已发生,只不过我们就像温水里的青蛙,开始时不易察觉。而疫情只是突然加了一把火,瞬间的升温使我们惊醒,才发现环境有变。这也提醒我们,如果对周围环境不能保持清晰的感知,当感觉到水烫时。可能就命悬一线了。
所以,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周围环境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今后的趋势又是什么?
对此,著名金融学者香帅教授提出了一个“熟经济”的观点,获得广泛认可。即: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成熟期”。
中国在宏观政策、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呈现出“稳定”这个大基调。
这是未来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中国的社会底层逻辑。
那么,真相很可能是——
中国经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而许多人还没做好准备。
【三】底层逻辑
这个变化又是如何发生的?是必然还是偶然?
北大金融学教授徐远在其所著的《从工业化到城市化:未来30年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一书中,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2013年之后,中国由工业化迅猛发展的阶段,进入了城市化主导增长的时代。
一切都随之而改变。
1.工业化大发展造就的繁华时代
中国的工业化历经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蓬勃发展,90年代民营企业崛起,和2001加入世贸组织三个阶段的跳跃,工业化程度早已领先世界。
书中列举了2017年的数据,不仅像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这些家用电器,中国的产量当时已是世界第一,即使像汽车、船舶这些复杂的工业品,中国的产量也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其中,空调的产量甚至占到了全世界的87.5%,妥妥的龙头。中国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这段工业化大发展的时期,给我们留下了繁华而充满激情的时代记忆。许多人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积累了大量财富,有些更是登上了富豪榜,成为广大创业者膜拜的对象。
2.城市化滞后拖住了经济的后腿
但是工业化支撑的繁荣,要靠市场的力量滋养。制造的产品再好、再多,也得能卖得出去才行。
而从2012年开始,国内市场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逐渐饱和,呈现出“内需不足”,工业化进程开始放缓,经济整体热度随之逐渐降温。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城市化发展不足拖了后腿。
要知道城市生活方式才是工业品需求的主要来源,工业产品主要是卖向城市的。所以,城市发达的国家,内部市场也会比较发达。城市化越不发达的国家,也就更容易呈现出“内需不足”的特点。
中国目前的工业化程度,已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我们的城市化率,却和同等收入水平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较高,但城市化水平是相对较低。
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工业化步子迈得太快,城市化没跟上,拖了后腿。
也就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
这是我国当前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四】繁荣持续的关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平衡的情况呢?因为工业化跟城市化的发展逻辑是不同的。
工业化是可以快速“复制”的。有了必备条件就可以照搬现成模式进行生产。尤其是我们凭借后发优势,迅速地学习了国外已经有的工业技术,我们的工业化可以跳跃发展,进展迅猛。
而城市化是一个需要“生长发育”的过程。城市不仅是钢筋、水泥、道路、桥梁,更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城市中的生活设施,独特的城市文化,人们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和观念转变等等,这些都需要相当长的生长时间。
因此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是让经济繁荣在未来得以持续的关键。
要以城市化为主,反过来带动进一步的工业化。
但这个阶段是个慢慢生长、逐渐完善的过程,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随之慢下来。为了方便理理解,我们举个盖楼的例子。
假设我们在盖大楼,建设时期投入大量的资金、物资、人力,工程进展非常迅速。与此同时,也创造了各种创业和就业的机会,许多行业因此而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这就类似工业化大发展的阶段。
现在大楼基本建成,人们开始陆续入住,就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建材,对原有的工业体系而言就产生了“需求不足”。
而且入住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大楼配套设施不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而且美观度和舒适度也无法满足需要。于是人们开始逐步完善大楼设施、建立管理机构、购买各种服务,进行装修,购置需要的家俱家电。这就是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过程比建设阶段要长得多,整体节奏会放缓,经济发展的烈度会变弱。在这个过程中投资没有前期大,毕竟装修花钱要比盖房要少得多。但这个城市化的过程会产生源源不断的需求,只不过需求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会带动工业体系生产新的产品。而没有及时转型,或没有跟上趋势的企业和个人则会被淘汰。
【结语】认清趋势,顺势而为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增速放缓的“成熟期”,城市化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这个转段的过程中,“平稳过渡”极为重要,而“稳定”成为最关键的因素,中国在各方面都会呈现出“稳定”这个大基调。
这或许是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的底层逻辑。
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借势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