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从阅读中得来
每次评讲试卷,总会有学生在成语、病句等题型上犯糊涂,这次是标点符号。全班学生都没有任何异议了,但勤奋好学的“钻牛大王”小申就是搞不明白:为啥对引文的注解要放在引号外面?搁里面不更恰当吗?
看她满脸的迷惑和不解,我发自内心地同情。在班上,小申当属于“非常刻苦”的典型,她任何问题都要追根求源,不弄清楚誓不罢休。她是教师办公室的常客,逢题必问,但成绩却并不拔尖,充其量中等偏上。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大众标签好像并不适合她,为什么呢?
她出生在偏僻的农村,父母的文化层次都不高,但这并不是制约她学习的致命因素。贫寒子弟逆袭的例子也很多嘛!不久前(2016年5月26日),登上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讲台,作为哈佛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的中国留学生何江就是个不扣不折的“穷二代”:他出生在湖南农村,生长在湖南农村,直到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第一次接触外边的花花世界。为什么同是出身寒门,命运却好像不太垂青小申?为什么她在学习上表现得这么吃力却收效甚微?
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家境不好,何江的父母经常给他买书,他很早就爱上了阅读。而小申说自己小时候像个野孩子,父母不怎么教育,除了书本,她几乎没再接触过别的书籍。中学后,她又很叛逆,学习一直不好。到了高中后,她突然醒悟,不想再浑浑噩噩浪费时光,她迫切想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比任何人更努力,但很多问题,她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常常读不懂题目的意思,甚至需要老师再解读一下题干才有信心动笔,她觉得上天对她不公平甚至是故意刁难她。
我想起一个关于见识与眼界的小故事:国学大师王国维曾邀请末代皇帝溥仪到家中做客,当他热情地展示了自己珍藏了半生的古董字画、金石玉器时,溥仪并没有表现出太大兴趣,反而随手指了几件,告诉王国维说这些都是假货。王国维当然不服,凭借自己的美学史学造诣,这些精挑细选的古董怎么可能是假货呢?这小皇帝都没怎么仔细看,又何以如此快的速度辨别出真伪呢?于是王国维找来了同行帮忙鉴别,又去古玩店找行家套话,所得到的结果和溥仪的看法不谋而合,收藏品中那几件确实是赝品。大师对溥仪佩服得五体投地,溥仪却说:“我也不懂你们那些个鉴别的方法、技术,我就是看你那几件玩意和我家里的那些个不太一样。”
这不正影射我们语文学习的方法和境界吗?读的书多了,语感就被培养起来,无需拆分句子成分,也无需老师讲结构讲规律,甚至无需弄清原因和技巧,但和别的句子放一起,你就是能火眼金睛,一下子发现问题,找出最另类的那一点儿。也许你说不出为什么,但它就是让你感觉“不舒服”。这恐怕是做题的最高境界吧?
阅读和理解如影随形,理解能力提高了,分析概括筛选组合的能力自然强大。怎么会曲解题意呢?虽说远水不解近渴,我依然建议她抽空多看书多思考,不要太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