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是个不太合群的孩子。
小时候在农村,周围是一群农村孩子,春天挖野菜,夏天晒谷子,秋天打板栗,冬天捉麻雀。而父母是工人,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与他们有点不一样。
长大些转校到城镇。同学住城里,而我家住在一江之隔的乡村,似乎因此有了种隔阂。她们每天结伴回家,我一放学只能急急忙忙去赶渡轮。
到初中毕业一直是这样的境况。
高中住校,同学都来自各地,可独来独往的性格似乎早已形成。
及至上大学。初高中读的是特别牛逼的名校,大学考得不如意,暗自伤悲,完全不似别的同学那样欢天喜地。再加专业不喜欢,常常独自一人扎进闲书里。
也因此从来没有闺蜜这一概念。
工作在小镇,单位是央企。90年代小镇民风淳朴,同事也都见识不广。我不善与人交往。他们想当然觉得我清高。
不过工作20多年,终于也有了很多聊得来的同事朋友。
但很多时候,还是不愿从众。不喜欢量入为出的理财理念。不喜欢循规蹈矩的做事风格。不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琐碎。不喜欢一切为了孩子没有自我的付出。虽然这些也并不影响我们成为很好的朋友。
可更多时候,我更愿意自己是个有趣的人。是个年近50,仍喜欢一书在手窝在星巴克的人。还有能为知己一醉方休的豪气,也有在公众场合低言细语的素质。更愿意成为既努力修为又懂得享受生活的精致女子。
201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