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更犹如一场风暴,迅速地席卷着整个教育界。
从2012年11月国内首次提出“互联网+”的理念,到2015年3月“互联网+”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加之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产生了“互联网+”这种新的社会形态。随之,在互联网思维的主导下自然催生了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深度有机融合,进而创造出了教育行业新的发展生态、发展前景,“互加美丽乡村课程”就是对其最典型的样板化。
一、镶嵌在穷乡僻壤褶皱里的村小
我乡位于甘肃省白银市中部偏北,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气候干燥,年均降雨量不足200mm,属典型的二阴干旱丘陵山区。就是这样一个连当地人都苦叫连天,欲一走总不想再回来的穷乡僻壤里,在种田北山脚下,老一辈种田教育人于1950年初兴办起了村小,五星红旗至今已在这里高高飘扬了近70个春秋。
二、村小的步履曲线
在朴实如素、艰苦奋斗的一代代种田教育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真抓实干中,种田乡中心小学曾经辉煌。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推进中大量劳务输出,生源急剧锐减,我们在撤校并点的“浪潮”中办学出现了低迷。在教育行政部门大规模推广的令人应接不暇的诸如“三疑三探”、“情景探疑”……各种先进教学模式的狂轰滥炸下,老师们显得更加迷惘、无措。不久,“互联网+”跨进了校门,“翻转课堂”、“微课”……的新一轮大规模实验,又一次无情地冲击了我们的教育思维,老师们开始反感、抵触不切实际、不讲方法的新的教育方式的滥推广。“我行我素”和“应付检查”成了教学实践中孪生兄弟,现实令人唏嘘。
三、村小因互加美丽乡村课程熠熠生辉
2017年暑假,在我(校长)和教导主任(岳富昇老师)参加了区里培训,详细了解了“互加”和“美丽乡村公益课程”(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后,互加美丽乡村公益课程于秋季学期在老师们的再次质疑和无声抵触中进入我校课表。我和岳老师组织校级培训,并在私下苦头婆心做老师们的思想工作,鼓励大家一起努力迈出真实的村小的“互联网+教育”的一步。尽管如此,那一学期我们也只是象征性选取了“阳光音乐”、“韵律舞蹈”等四门课程。对线下助学的要求也只是组织学生“收看”,不必打卡反馈。一学期转眼就结束了,踏实、可爱、有心的老师竟然提出“建议学校下学期精心多选几门网络课”,因为他们研究和观看了好多其他课程,“内容太适合我们山里孩子了”……一根网线、一块屏幕、一堂好课,互加美丽乡村公益课程就这样真实、简单地让一所麻雀村小轻易地实现了“互联网+教育”。
日历翻到了新的一年,新的学期。我们组织老师分析学情、研讨计划、精选网课、明确目的和要求……老师们开始满怀期待和激情组织网课助学、打卡和反思(都是写作)。美丽乡村课程开始在学校扎扎实实地实施,老师们在“叫苦声中”更加忙碌,校园里的歌声更多更响了,阳光大课间没有了自由活动,多了组织性游戏、舞蹈、舞操……课外,少了闲聊,多了类似打卡交流、助学研讨……生机开始在无声中萌发,或许还看不出老师们、孩子们过于明显的改变,但这群偏远之地的村小已经在重新焕发着她的生气,一切都可期待。
四、互加美丽乡村课程里最美的人
有人说,“互加”现实地改变着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格局,推动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不可否认,这种轻量级、高效率、大规模、可持续的教育公益的确在无形中渗透着网络扶智、教育立志。一堂堂公益课,帮助更多的乡村娃娃认识着更广阔的世界,结交着更优秀的朋友,实现着最朴实的愿望;一张张融合大课表,启示和引导更多的村小教育由封闭、寂寞和无助走向开放和发展。我想,所有这些美好的改变和更美好的期待,是“互加”搭建的舞台上勇敢的人们大胆实践互联网思维的成果。
想起王雄院长的一句话,“让儿童因自己而美丽”。在互加美丽乡村课程里,要说最美的那个人,“他(她)”就是总给人鼓励、启发和动力的吴虹校长,是默默为公益课程付出和努力的互加的每一个人,更是我们这些不甘现状、努力上进的乡村教师们,是这些淳朴善良、刻苦努力的乡村娃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