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期待这个暑假期待了好久了。
两年前,我就知道,我的生活会在今年有巨大的改变。
我把它叫做事件A.
我如此坚定地相信,因为是大飞哥在我大一下学期给我摇卦算出来的。三枚一元硬币,摇六次,记录每次几正几反。飞哥说,两年之后,一切都会变好。如果有三个一样的,说明会有变数,你没有摇出来三正或者三反,所以,两年后一定会变好的。
彼时,我以为我正处在人生的最低谷。而后慢慢发现,一切并不会随着时间缓和,而是愈演愈烈。
我把所有的计划全部压在了这个改变上。如果它发生,我就可以放心去申请交流项目,我就可以换电脑接翻译的工作,我就可以开开心心吃甜点,我就可以申请出国换专业,我就可以开开心心断舍离。而在变化尚未发生的时候,胆小的我不敢作出一丝改变。环境改变,我需要再次动用我的全部精力,让自己在新的环境中不那么惹人注意,想办法融入他人的背景墙。
事件A从未发生,而现在我终于意识到,首先需要改变的是我。
是不是我先有所改变,事件A才会发生?或者我努力热爱生活,才是事件A启动的密码?
努力听讲,准备考试,寻找兼职,求助心理咨询师。我试着做一切触发事件A的行为,可是它一直在沉睡。
似乎我有所改变,但是我知道,对我来说,深层次的改变从未发生。我依旧人云亦云,把自己的生活交给潜在的社会的判断。
于是我选择现在的学校与专业,只是因为符合潜在亲友的期待。
于是我选择政治倾向,只是因为一句“想加入的话越早越好”。
于是我来西三环实习,也只是因为老师说,这个暑假,该实习了。
尚未想清楚我想做什么职业,想去什么行业,就匆匆定好。选择了学校的实习基地,拒绝了互联网公司的面试邀请。拒绝了综合语种分社的实习邀请,因为最开始联系的部门不好意思拒绝。匆匆问家里要钱租房,因为大家都说要在自己工作单位的附近居住,才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4000元的租金与每日心神不宁的陌生环境,是否值得换每日四小时的通勤?蜗居北京一角,只为一句我在北京,是否值得?
不管是否值得,我终于拖着重重的旧箱子,来到了西三环旁的一间小屋。
整个小区种满了槐树,细碎的槐花从夏开到秋。
一朵槐花划过我的耳畔。
我踩在湿漉漉的路面上,
开始了西三环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