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的一些新闻很有意思,一则是阿尔法战胜柯洁的,还记得在很多很多年前,当时是深蓝战胜了象棋棋手,即使非常年少的我,也被这个消息所震撼,那个时候人们还在庆幸我们还有最难的围棋是人类所领先,人类的智慧还是ai所不能比拟的,并且相关理论解说围棋的计算量有多么多么大,如果涵盖掉所有的每一棋子的后招计算的话,那计算量是天文级的数字,如此之大的计算量是计算机难以做到的。
万万没想到,不过才过了一二十年,这个所谓的不可能的事情竟然变成了现实!
真正以指数级发展的是ai,由此可以想见,未来的社会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未来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许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另一则在微信朋友圈上广为流传的关于ai已经做替代美国银行工作人员的消息及评论,也许不出20年ai将会替代人工的大部分工作,纠结的只是20%与50%的失业率区别。
未来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没法想象,我们可以把时间倒回去看,在20年前还没有出现智能手机没有出现微信,没有大数据,没有网购……如果可以穿越的话,20年前的人是如何想见我们现在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之所以说这么多,只是提出一个我一直做思考的问题,面对未来的信息化的时代,教育如何与之相匹配?
每一个时代对于教育都会有深刻的影响和独特的需求。
当我们把目光拉回到古希腊时代,他们的理想就是能够成为体操健将,成为一个身体和心灵和谐发展的人。所以在古希腊教育是发生在体操馆里,透过体操来完成教育的任务,同时教育也发生在人们跳舞的管弦乐团,古希腊的青年们随着音乐的韵律表演舞蹈。柏拉图甚至宣称,国家应该以音乐为基础来进行组织和管理,音乐好国家就会越好。
古罗马人,他们的教育理想就是成为修辞学家,辩论学家,在那些罗马柱围成的大殿里面,他们用自己的辩才去说服别人,统治国家,所以罗马的理念是具有实用性和政治性。
中国的封建社会对大众的要求是顺民,忠臣,出现的是文以载道的儒家学派,个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那样的要求塑造的是一副孱弱的文人。
从中世纪到当代,教育的理想就是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因为知识就是力量呀,到了近现代,科学革命深深的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的学说都没有躲过其影响,而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是在生物的层次上,但实则他对各个层面都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适者生存的理念。
高度强调竞争关系,物质主义成为近现代教育的主流。不断的通过筛选的方式来取得个人最优的表现。大规模工业化的结果就是要求产生“专家”,一颗一颗的齿轮必须镶嵌在合适的位置上。也是在这个时期,学科的分化是达到了顶峰。
投射在教育上就是钱理群教授说到的,我们的教育理念实则为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与之相对应的一则新闻只是以前人大毕业的伍继红掉队,还有更多的谈到目前社会上中层下滑的各种途径。。。。。
这些社会现实,还是值得耐人寻味。
深深的一种焦虑在社会上蔓延开来,所以到了大学这里,所有的都变成为职业而做的教学。最终对学校的考察也是就业率。自然而然,整个教育就是围绕着应试和就业来开展的。为了挤破头进入名校,取得好工作就得挤破头的进入重点中学,为了挤破头的进入重点中学,就必须挤破头的进入重点小学。。。。。。
前几天与师姐一起吃饭,说到她的学生,现在的大学生们,状态到很符合现在的人类成熟的模式。
即使是依凭我现在仅有的经验和观察,还不足够大数据大样本,但和其他经验的观察者看到的一样,孩子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人类的成熟模式也改变了,从性早熟以及推迟的心理成熟期可以看出。这种推迟的心理成熟期通常表现为不愿意承担责任,而承担责任则是最基本的成人标志(所谓的巨婴就是由此而来)。
在信息时代孩子们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的结果呢?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教育与之相对应呢?到底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需求是什么?
在我,这还不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可是我依稀模糊的又清楚现在走的路,践行的教育是真正的‘’人‘’的教育。当我们成为了独立自由的人以后,也许我们并不会那么害怕未来ai对我们的冲击,因为我们不是物质化的人,不是可以被工作所替代的。
最后摘至一段钱老的评论:
“现在的大学生一个是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一个是缺少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还有知识面太狭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精神素质问题,而这种精神素质问题就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和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后果。”
“除了刚才说到的一些精神层面的问题,要成为现代公民之外,至少需要三大能力,一个事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二,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能力。第三是思维能力,具有开阔性,广泛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的思维能力,具备这三大能力,你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强了,可以不断的变换自己的工作和社会角色,这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