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会有人说:为什么我的孩子读了很多书,却不会写作文啊?为什么这个孩子平时上课能够听懂,却不会做题?为什么例题能懂,换个样子,就不会了?........
想要找到答案,你有必要学习一下今天要讲的内容:学习迁移理论。
所谓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说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通俗地说,就是如何学习致用。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有用的理论。
1
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我们介绍很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也是我个人很有共鸣的两点):
第一种:共同要素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只有当两个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后来伍德沃斯(美国心理学家)将相同要素改为共同要素,即认为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你遇到的新的情境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越相似(共同成分越多),你越能熟练运用它。举例来说:老师课上讲了一道数学例题,布置的作业与这道例题相比,只是换了几个数字,孩子应该就很容易做出来。再举例来说:我曾经给孩子们教过一首诗:
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有一天,儿子在家里给蚕换桑叶时,很自然地把这首诗就背诵了出来。显然,是因为这个情境与所学诗歌之间有“共同要素”——蚕。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对于儿童教育,找到事物间的共同要素非常重要:看到身边各种熟悉的事物,教给孩子一些相关的故事、诗歌、科普知识等等,都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比如,我在儿子小时候,带他去广场玩,经常会发现蜗牛。一边让他找蜗牛,数数一共有几只,一边让他猜谜:
叫牛不是牛,不会拉犁头。
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大一点的孩子一下子就能明白答案,孩子当时小,还不知道。我指着蜗牛告诉他:就是这些小东西啊!你看看是不是很像?孩子觉得非常有趣,也很快就记住了这个谜语。
如果不是去找蜗牛、观察蜗牛,而是单纯地从书本上和孩子一起读谜语,孩子是不是依然有兴趣呢?那就很难说了,是吗?所以,我的经验是,从一个知识点,自然延伸到与它相关的其它知识上(二者之间有“共同要素”),这样,孩子既不觉得陌生,又拓展了知识。如果爸爸妈妈们懂得运用这一理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教学”。
2
迁移理论之二:关系转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即:迁移的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两种学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我的理解是,找到二者之间的相似、相同处,也即理论一的“相同要素”);二是学习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和顿悟。后者比前者重要。德国心理学家苛勒认为:人们越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越普遍。
怎么理解呢?比如,你告诉孩子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它们是按照顺序交替。那么,现在是春天,接下来会是哪个季节?孩子一但掌握了季节的顺序,就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
再比如,人们喜欢蚕、蜜蜂,是因为它们对人类有帮助,所以,毛虫、苍蝇、蚊子,却令人讨厌,是什么原因?对人类有益的叫益虫,你还能说出哪些?对人类有害的叫害虫,你知道还有哪些?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知识,如果你能够帮助孩子找到事物之间的关系、隐藏在背后的规律,就能揭开一大片相似现象背后的奥秘,帮助孩子由一个原理,打通一片知识,而不是让孩子的知识局限于一个个点上。
我也经常会让孩子观察社会中有哪些职业,各有什么作用?再以一个学校为单位,让他们思考一下,学校要正常运转,需要哪些职业的人群?这样的启蒙、训练,可以帮助孩子看到很多表象背后实质的东西,孩子通过观察、思考,就会慢慢认识到:哦,原来学校是这样运作的。每种职业的工作都很重要,大家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呢,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应该工作。那么,我将来可以做什么呢?等等。这样的思考,显然是非常有益的。
3
这两种理论可以交叉使用。既运用规律来推导出新的知识,又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举例来说,有一次我和孩子一起读关于大脑的知识,是这样讲的:
大脑对人体非常重要,里面有数以亿计的脑细胞。每一片的功能区都在支撑着人类相应的活动。有语言区、行动区等等。
大脑不能缺氧,一但缺氧,脑细胞就会大面积死亡,对人体伤害很大,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氧气很重要。
氧气从哪里来呢?来自于各种植物。最常见的代表是树。树叶吸收二氧化碳(人类呼出的气体),通过光合作用(需要阳光)释放新鲜的氧气。所以,我们要不要爱护植物啊?是不是应该保护森林?
这样的讲解很有趣。姐姐本来在一旁读她的书,也情不自禁地参与进来了。显然,通过推导规律、知识延伸,可以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比较抽象的知识,也增加了很多知识量。
4
经常听见有人说:这孩子聪明,那个孩子不开窍。从大脑的构造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差就差在能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活学活用。学习了迁移理论之后可以发现,帮助孩子发现各种复杂表象背后的关系、规律,孩子就会多一分智慧,少一分迷茫,也会越来越会运用知识,变得更加聪明。
不惟是孩子,我们成人也是如此。连孔老夫子也说,“四十而不惑”,那么,四十岁之前应该还是困惑的,原因大概就是,之前尚没有完全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规律吧。
智慧是慢慢增加的。但是,当你能够主动运用迁移理论去启蒙、教育孩子,一定会加速智慧增加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