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冬雨夹杂着雪花,纷乱而冷寂。
我和学生正在夏衍先生的《包身工》的文字里,感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对于我和我的学生来说,那种遥远的生活是有些隔膜的,很难感同身受,很难切身体会那痛苦的呻吟和遥远的哭声。于是,我以“当我看到 ,我感到 ”的句式,让同学们进入到文本中,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希望我们能通过文字、细节去抓住自己的阅读感受,唤起内心的情感共鸣。
同学们说:
当我看到“打杂的恼了,顺手夺过一盆另一个包身工正在揩桌子的冷水,迎头泼在芦柴棒的头上。这是冬天,外面在刮寒风,芦柴棒遭了这意外的一泼,反射似的跳起身来,于是在门口刷牙的老板娘笑了:瞧!还不是假病!好好地会爬起来,一盆冷水就医好了。”的时候,我感到彻骨的寒冷,为芦柴棒的悲惨境遇,为打杂的和老板娘的残忍、冷漠。是的,比教室外的天气还要还冷,简直是砭彻肌骨的寒意;
当我看到“血和惨叫使整个工房的人都怔住了,大家都在发抖,这好像真是一个榜样。打倦了之后,再在老板娘的亭子楼里吊了一晚。这一晚,整屋子除了快要断气的呻吟一般的呼喊之外,再没有别的声音。屏着气,睁着眼,百千个奴隶在黑夜中叹息她们的命运。”我感到窒息、绝望却无能为力。我为他这种感受而感动,这需要多么强的共情能力啊。
更多的同学读出同情、怜悯,愤怒、憎恨,人性的丧失、道德的堕落,幸福,珍惜……
突然,一个女孩儿说,当我看到“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我感到这些女孩子不自重自爱。她说得很慢,似乎也很难,我问:那你知道她们为什么会这样吗?接着另一个女孩儿站起来:“我听到她这样说,心里很难受。如果条件好一点,像我们这么大的女孩子,谁不想活得精致一点儿?她们连活下去都如此艰难,我们怎么能责备她们不知自尊自爱呢?”她的眼睛清澈而明亮,我赞赏了后一个女孩儿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把目光转向了其他高高举起的手……
一个女孩儿站在成人期女孩子的角度,她认为一个女孩子在任何时候,即使处境艰难,也不能丢失自尊自爱,这种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多么可贵,我却没有给她一句赞美。一个女孩儿说“像我们这么大的女孩子”,是以“我”的感受去体会包身工的处境,而不是遥远的“她们”,这不正是她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共鸣吗?这颗温暖的心,这份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让教室里春意融融!
这是多么难得的思想的碰撞与交锋,多么难得的深入探究的契机,如果我能抓住两个女孩儿的对话追问下去,可以生发很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阅读感受?我们应当以怎样的立场去评价一个人?作者是以怎样的情感去描写这细节的?包身工行为背后的根源是什么?有没有即使处境艰难仍然把人格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如果有,他们与包身工又有什么不同?她们有比不进工厂更好的选择吗?……
课堂中,关注学生,由学生的回答生成教学问题,是需要智慧的。如果我能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不是会有更加精彩的课堂呢?
再读肖培东老师的文章《立足提问,浅浅教学》,读到这样一句引用:“儿童的认知冲突和活跃对话,正是推进课堂教学的原动力。”才恍然惊觉,我丢失以一个多么好的课堂生成的机会,顿时后悔不迭,恼火地拍拍我这榆木脑袋,仰天长叹。惟笔而记之,略安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