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是我人生的又一个关口,同高三那年一样。不同的是,现在我有的选,是直接就业,还是读研深造?人们说两个收益相差悬殊的选项不叫选择,选哪个是显而易见的,而两个差不多收益的选项才叫选择。对我来说,读研和就业真正成了一次选择。在数天的思想缠斗后,我对求知的渴望略微战胜了我对做出改变他人生活的实事的期待。于是,一年来紧锣密鼓的考研备考由此拉开序幕。
一直以来我所研究的领域都没有聚焦,兴趣广泛得可怕,这导致我在考研备考的上半年,匆匆选择了三个不同的专业——计算机、电信、宇航。直到暑假,我终于看清了摆在我面前严峻的考研形势,接着下定决心报考准备起来相对容易的宇航专业,也就是自己现在的专业。
整个备考过程远说不上是惊心动魄,无非就是每天准点起床,准点睡觉,上课以外时间,全都泡在了图书馆。有人说这是第二次“高考”,但我觉得这比高考对人的促进作用更大。高考是一个几十人的团队背靠背在战斗,身后还有好几个实时给你指导和反馈的“教练”“督查”。而考研备考更像是一场单人“吃鸡”游戏,你需要一刻不停地跑动,同时还要搜寻各种“装备物资”,寻找合适的网课老师,购买适合自己的辅导资料。过程中,你需要忍受紧张、劳累、孤独,一个人苦苦应对那一堆汗牛充栋的复习资料。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都会遇到的情况吗?——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可以说,这一年的备考过程,让我更坚信了时间的力量。一年前的我,也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平日里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听课,到了结课考试前一个星期,才开始加班加点地猛学,以期能在考试中拿到一个考试分数(为此鄙人还写了一个快速备考攻略)。当成功“过关”后,还美其名曰“性价比很高”,以突显自己不同寻常的“智商”。但这些“小聪明”,在真正需要花功夫、花时间的事情面前不值一提。那些做成事的人,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光鲜亮丽的成果,却没有看到他们一复一日打磨、重复自己手头的工作。
给我感触很深是我的一些极其优秀的同学。我有一个拿了全国竞赛银奖进北大的同学,就是一个典范。在我的印象中,像这种天分又高,学校又好的“高材生”,想要做成事应该很容易吧,随便一做就能出一篇论文成果。有一次我想找他一块去看话剧,提前约定一下时间。他告诉我他从周一到周日上午都在实验室,周日下午和晚上可以出来玩一下。你看,不管是谁,要想做成点事,都需要付出很多成本。
当写完最后一门考试的最后一道题后,考试结束的铃声不久也响了起来。没有想象中的狂欢,只想一个人静静。接下来的几天,我还是按照固定的作息,背着书包听着歌走到图书馆,去那张和我贴合了四个月的桌子温存,闻嗅她的细芳,以及我残留下来的味道。只是,我们之间的媒介,从一沓厚厚的试卷,换成了《霍乱时代的爱情》。
我想,最后的结局会像是《朗读者》里的主人公一样,少年偶然遇见了一次炽热而短暂的爱情,然后少年和情人沿着各自的轨迹,天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