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与同事一起吃饭,
“郭,你有三十了吗?”
“刚满了,怎么了?”
“到了30了,你一定会考虑生死问题了,小妹子。我一直在考虑了。”她笑着对我说。
“确实是,身边的朋友也议论起养生了。”
“我害怕自己的一生就这样过完,周一到周五上班,周六带娃上培训班,
一生也就是在平凡里过了,似乎太短暂了。”她叹了口气。
“那就给予生命意义,正如是空白的磁带,去填满它。”我说。
“你不害怕死亡吗?奶奶家的楼上,放着棺材阴森森的,夜晚上山时更是毛骨悚然。”她说,“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人会死的这一理念。”
“我早就思考过了,13岁那年,语文阅读理解里有一篇关于父亲被火车撞死,儿子写给爸爸的回忆录,我那夜思考了一晚,简直哭的不像人,我无法接受我得死。儿时,家里正大厅放的也是棺材,外婆的,但是不觉得害怕,湖南的风俗是五十岁办理棺材,然后热热闹闹的敲锣打鼓埋进坑里面,但是这些都只当作一种戏,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甚至觉得死亡很远。”我看着她说,“后来,我读大学时在养老院认识了一位老爷爷,她和我说过很多生死问题,包括让我帮忙设计墓碑上的对联。”
“活到七十岁死,我不怕,最怕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今晚?明天?未来的不可预测”她说。
“是的,时间是宝贵的,有时间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问问内心你喜欢什么。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至关紧要的是观念,而不是年龄。与其在30岁焦虑年龄感,不如多想想心中会因为做什么事而欢呼。生命有限,而快乐是无限的不是吗?每天过完,问问自己,我今天开心吗?值得吗?如果明天也这样过,我愿意吗?“
“你的话很有启发,总是像智者一样提醒。”她说。“我也要像你一样做点什么才好,可是目前为止没找到自己一生到底需要做什么?”
“那就看你一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赚更多的钱,换个车子,孩子能在上海浦东读个重点学校,平时吃饱穿好。”
“想要什么,你就必须先剔除脑中所有那些伪装的答案。你通常需要15-20分钟独处时间,剔除那些覆盖在表面上的那些受到外界观念、主流思维影响而得出的答案。所有的这些伪装的答案都来自于你的大脑、你的思维、和你的回忆,但真正的答案出现时,你会感觉到它来自你的内心最深处。它不会骗你,它是真实的存在。人类追求的马斯洛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只有达到了自我实现,才会真正的值得一过。而这个自我实现源于对自己的了解。”
“对了,我昨晚看 they call me coach ,John Wooden说,多关注下自己的性格,而非荣誉。性格是你对自己的了解,而荣誉是他人对你的了解。”
我们聊了半小时,走下了办公室,又想起了希钦斯的《人之将死》里面有一段这样的诗:
记住你即将死去,他们给我带来悲伤的消息,让我伤心,
记得当年,你我多少次,
在畅谈中忘却时光,送别夕阳
你美妙的声音,你的夜莺们,依然醒着,因为死亡带走了一切,却带不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