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教育信息化体系正加速形成
1月29日,收到教育部发出的“开学后学校要利用好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的通知时,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汪小帆压力很大:“万一网络全崩溃了怎么办?万一我们的老师、学生不适应怎么办?没想到一直开展下来,会这么平稳有序,这个成绩是了不起的!”
这么一场覆盖两亿多大中小学生的线上教学能“平稳有序”地开展,背后是多年来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果的强力支撑。
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在教育信息化上推进的力度非常大:2012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之后,教育部先后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从硬件条件、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等多方面夯实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部地基。
2019年,在网络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构建上,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形成了多元管理服务格局。这为疫情期间如此大规模的线上教学能做到网络顺畅,提供了重要的部级协调机制。
疫情来得突然,但教育部的应急举措很给力:部署早、行动快,实事求是地研判、调整方案,大规模成功实现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加强技术资源保障,指导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网上教学,支持湖北、武汉和“三区三州”等地空中课堂每天滚动播放14小时,覆盖偏远贫困地区用户1.4亿;开放在线课程资源,推动分享在线教育教学经验;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适量和教学时长的适当,加强学生作息、体育锻炼和近视防控指导;推进高校在线教学英文版国际平台建设,助力全球在线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在对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后如此评价:“这些年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富有成效的。我国设备硬件条件提升明显,网络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已较完善,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升。”
在这场“大考”中,一些区域、学校在线上教学的推进策略方面理性判断、快速决策、积极筹划,表现出较高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为疫情期间的教育质量提供了保障。
今年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收官之年,又经历了疫情的考验和推动,我们相信:一个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用教育教学内容方式不断优化服务于教育目的的实现
新冠肺炎疫情是整个人类的灾难,教育如何化危为机?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榜样教育、生命教育、规则意识、安全卫生习惯等教育主题,都能在这次全民抗‘疫’中找到鲜活的案例。”
“还有那些散布谣言、诈骗、哄抬物价、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人,他们是怎么产生的?”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校长蔡小雄提出,我们必须去研究如何在“拔节孕穗期”通过教育去引导一个人的价值选择。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安阳市教育局局长黄艳认为,疫情期间正是让学生感受道德冲突、进行道德选择的重要时机。
透过教育新样态,看到了教育的过去、现在,也看到了教育的未来。
疫情期间,学生自控力差成为家长、教师甚至学生本人吐槽的重要话题。
学习被不断窄化。学校里有丰富的课程,孩子还能放松点,放了学却被塞进补习班,没有双休日、寒暑假。一直被裹挟着、没有自主空间,一个人很难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这样一场深入的线上教学实战,可能会促成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围绕这场已经在路上的改革,山东省临沂市人大代表、临沂第四中学校长伊永贵的说法很具有代表性:“我们要用教育教学内容与手段的不断优化,来服务于教育目的的实现。”
在了解中促进理解在观念碰撞中形成共识
“学校、家庭承担着对孩子的直接教育责任,两者能否紧密协作,决定着教育的成败。”蔡小雄提出,“但很多家长将自己定位为‘第三方’,缺乏深度的‘前线共鸣’。”
居家学习中,家长成为孩子最长时间的陪伴者,深度参与到教育中。由此,新问题产生,老问题暴露,但也正因为问题的显性化,引发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提高以及家校协作水平的新启示。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疫情给教育带来的“一个好处”:在了解中促进理解,在观念碰撞中形成共识,这就是教育的进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