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阴雨不断,太阳只偶尔出来一下,也是软绵绵的没有力气。
早饭后,我照例带着女儿在家门前的路上散步。
隔着一片树林,传来一声清越的叫卖声,“打豆腐嘞”!
那声音很清晰响亮,仿佛能划破凝聚的乌云,让人精神一振。
好久没听到这种叫卖声了,到它一响起就被认同和接纳了。它本就是乡村的一部分,在清晨、黄昏或午时,只要叫卖的人愿意它随时会响起。
我幼年时跟随父亲下乡卖过西红柿,所以对这种售卖方式很有好感,感觉很亲切。
一个大叔骑着自行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他头戴宽沿竹帽,大概是为了遮挡露水或不期而至的雨水。
自行车后座驮着一个长方形的木头托盘,上面盖着一层洁白的纱布。
我不知该怎么叫住他,眼看着他要从眼前的路上走过。女儿好奇的看着我,大概察觉了我的异样。
“哎!买豆腐的!”这一嗓子实在不像我能喊出来玩。
大叔转头看看,停下车,推着向我迎来。
大概,他也不觉得我像是他的客户。
我这种年轻人,大概更喜欢去超市买东西,刷着微信或支付宝上的钱来结账。
“要多少啊?……姑娘。”他问。
我抱着个孩子。实则算不上个姑娘,但又这么年轻和气,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称呼。
“两块钱的吧!”我想了想。
他揭开纱布,露出一排白生生的豆腐,还飘着清新的豆腥味。
刀片在豆腐上划过,一块嫩白的豆腐就颤巍巍的放到了秤杆下的托盘上。不多不少,正好两块钱。
他应该切了无数块两块钱的豆腐了吧!
豆腐还热乎乎的,我兴冲冲的往家里走去。
中午的菜有了。从小瓮里挖一勺酱豆子,从地里摘几片白菜叶,豆腐切块。
葱、姜、花椒爆香,放入酱豆子翻炒出红油,继续加入白菜。
白菜出水,锅里是红红的油和绿绿的菜,十分可爱。
将豆腐块放入翻滚的菜汤里,煨一会,直到入味。
这碗菜,是我家乡的保留家常菜了,别提多下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