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孔子——孟子——荀子—子思——董仲舒(部分先后,以考试重要程度排列顺序)——隋唐经学与儒家哲学(韩愈)
易传——大学(修齐治平、修身)——中庸
孔子:本体论(仁学)————修养功夫论————政治思想————天命观
仁学:内涵+层次 道德义务意识(回答是什么,人之为人规范原则的方面)——道德自律意识(个人要求做的方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责任意识(道德要求做的方面,来自道德的强制性)
一、仁的内涵:(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
1.仁者爱人(道德义务意识)
A 仁者爱民:泛爱众,而亲仁,人要爱人、关怀人、同情人,爱百姓、关怀百姓、同情百姓,这是仁的内涵,孔子反对苛政暴政,提倡仁政,认为统治者应该“惠民”、“养民也惠”、“使民也义”,使百姓勿失农时,发展生产,使民生得到保证; 孔子肯定民生问题、老百姓吃饭问题,认为统治者应该使富藏于民并有教于民,先庶后富,富而后教,注重社会公正问题,反对贫富差距过于悬殊;
B 爱有等差:孔子认为爱有等差,是人之常情,人对自己父母兄长的爱是自然真挚的。泛爱众的前提就是孝,亲亲爱民就是这种孝的扩充,即推己及人; 行仁是从孝悌开始的,但不是人的全部或者根本,仁是体,孝是用,仁是人之为人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是亲爱亲人的道德感,是对父母孝悌之爱的扩充,即推己及人; 仁之上有义,义是合宜恰当,尊重贤人是社会之义的重要内容,是敬爱兄长之心的扩充,亲亲具有等级秩序上的差别,尊重贤能也有尊卑高低之差,而礼就是仁(亲亲)、义(尊贤)之秩序等级的具体化、形式化;
2.一以贯之之道,忠恕之道(道德自律意识)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是“中”,讲的是指人的内心,是人内心的直德,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不巧言令色,也不虚伪谄媚;也指尽自之心,是人真实内心直德的一种发挥,不是要从外在强迫他人达立起来,而是应该创造某种氛围或者环境,使人体验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上站得住通达起来,这才是仁人的品德;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讲的是待人接物,推己及人之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强加给别人,强调的是一种宽容精神和沟通理性,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忠恕关系:可称之为忠恕之道,忠是指尽己之心、恕是指推己之心,二者是相互包含不可分离的关系,忠中有恕,恕中有忠,这是仁体的两个方面,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仁道原则,也是国家与国家、文化与文化、宗教与宗教相互关系的准则,更是可以推广到人与自然普遍和谐之道; 仁的内涵包括物我之间、人与人之间情感相通、痛痒相关的,《中庸》说“忠恕,违道不远”,这里,道就是人道,即人道,忠恕未足以尽仁,是为仁之方,故曰违道不远。
3.克己复礼为仁(道德责任意识)
克己复礼,克己:约束自己,复礼:合乎礼,修养自己使言行举止合乎礼;礼是一种行为准则、秩序、规范等,节制行为冲突,协调人际关系,良好和谐社会关系需要礼的制约,包括特定等级、礼文仪节;一方面主张克己复礼,强调以礼修身、教养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将克己复礼转为内在道德的自觉性,即为仁由己,是儒家为己之学,而非做样子给别人看的为人之学,现实中的人只要有自觉,他就可以为仁;不过,孔子也强调礼后,即礼背后的人的真实性,礼并非一种流于形式虚伪的礼节、社会强制,而是一种生命通感,道德自觉、内在真实情感;
二、仁的层次:
1.仁这个范畴是有不同层次的,仁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原则、境界、价值理想,是统摄作为社会普遍规范的与义礼智信的仁的;
2.仁的最高境界是仁人,也即至善至美的圣人,这种理想的近乎完美的圣人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在这一层次上,孔子不轻许别人也不允许别人称其为仁;
3.第二个层次的仁人即是成人(全人),集智慧、清廉、勇敢、多才多艺于一身,节之以礼,和之以乐,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可称之为贤人,是现实可以达到的,通过实践可以达到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4.第三个层次的仁人即是君子,是超越自然人之上的道德人,与小人孺子相区别,是现实可以达到的,它与贤人都有自然欲求,只是在精神境界的追求上超越了自然与名利;
三、仁与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1.求之于己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躬自厚薄责于人;内省无咎;
2 笃信好学 强调学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3 躬行实践 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伪君子,耻其言过其行,主张听其言观其行,实践是道德修养的试金石;
孔子为仁的道德哲学,最终目标是成为圣人,这是孔子为仁的最高理想目标与最高价值理想,而将仁推广到治国之道中去形成的仁政,则成为了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
四、仁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
1 处理亲属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规范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
2.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规范 忠恕之道、恭宽信惠敏,恭,恭敬,宽,宽容,信,真诚不欺人,惠,慈惠,给人予以好处,就能使用人,敏捷;
3 最高的道德要求与规范 中庸,做事有关度的问题,不偏不倚的日用常行之理;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人际关系和谐的一种理想状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不是指一团和气的没有任何矛盾不讲斗争,而是指在对立的基础上,提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共存发展;这一和谐思想不仅可以用来和谐人际关系,也可以推广到人与自然关系中去,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人际和谐、天人和谐、万物和谐,这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修养功夫论:
人性修养方法:人性(性相近习相远)————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一、人性教育:孔子的第一个比较重要的人性论,他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形成主要不在于性,而在于习,也就是后天教育使然,为此,孔子主张有教无类,特别强调后天教育文化环境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教育就是一种对人有目的的、有计划、有导向的环境影响,它比自发的环境影响对人更强的力量,肯定后天教育的必要性,知识教育德性教育都是如此; 但是孔子也并不否认人性(性情、智力)有差异,认为人性有上智、下愚之分,后世董仲舒将此发展为性三品,也因此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
二、修养:孔子主张不管是知性、还是德性,都需要勤奋敏捷学习体验古先圣人品质人格以及优秀文化遗产,如果不通过后天教育努力学习,就难以形成仁义礼智信直等优秀品质,或者使拥有这些品质的人渐渐流于片面;
学习方法:
一、学到老,活到老,教到老,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学无常师,提倡善于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学无常师,善于向别人学习;)
二、虚心学习,每事问,提倡老实坦诚的学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态度虚心、坦诚老实)
三、强调学习要反复温习、实践,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辩证看待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多闻多见,善于存疑,不匆忙下结论,不盲干,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学习方法反复温习、实践);
思想方法:
主张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臆断,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也就是反对私意揣测、绝对肯定、拘泥错误、自以为是;
一般方法论:
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一般方法论,庸有三种意思:“平常、不易、用”,而中是“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意思,也就是“中庸之道”; 表现文质关系上就是:“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是君子也”,表现在性情与仪表上:“则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温而厉、恭而安、威而不猛”;中庸并不是不要原则,不是那种所谓的滑头主义的乡愿,乡愿,德之贼也;中庸也讲究通达权变,强调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并不是死板机械地拘泥僵死的教条,礼之用和为贵,与时俱进;也主张礼制规范,使色喻于礼、反纳于礼,将好色引导到礼的节制之内;孔子也主张扣其两端而竭,从事物不同的方面去启发,也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在动态中把握平衡,辩证综合、具体分析;在音乐和艺术上提出尽善尽美的美学原则;
孔子的政治思想:
一、仁学思想表征着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1 孔子生活在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显然这是时运时势造就,但是对夏商周三代发展起来的文明秩序有着深厚眷念与研究的他来说,并不觉沮丧,反而是带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明之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去做拯救世人的事业,在这一过程中,他构建了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仁学;(仁学产生背景)
2 仁学的构建,目的是通过道德教化,培养一批有道德理想、人文素养的君子,借君子的治理,使国家重新走向文明与秩序(仁学构想的目的); 而培养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就是对这种理想人格的追求,这被称之为内圣之学; 使国家走向文明与秩序,体现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则构成了外王之学; 内圣外王则构成了世世代代士人的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 这种由内圣之学开出外王之学仁学的构建,之所以影响了中国千秋万代知识分子,就在它体现了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阶层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 孔子按照道德的应然性编织着理想世界,以理想世界批判现实世界,试图使理想世界现实化; 孔子开创的学派为儒学,弟子称之为儒学儒士,后世知识分子也以此称呼,这就反映了二者的功能上的一致性;
二、仁学表征着对所塑造的理想人格的追求
1 仁学作为由内圣开出外王的学问,表征着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这是影响仁学传于后世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它也表现着对所塑造的人格理想的追求;
2 孔子清醒地认识到,表现为实现社会理想的外王之学常常受限于客观时命,并非依靠贤君、君子就能实现社会理想的,而如果仅仅把人生目标看作是社会理想的实现,那么就会将内圣之学、人格理想当作手段,达到目标以后就会丢弃; 而孔子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仅把外王之学(追求社会理想)当作崇高目标,把内圣之学(人格理想实现)当作崇高目标,这样当受限于时命而未能实现社会理想时,继续转为内圣之学也就是理想人格的追求,理想人格的追求完全取决于自己,甚至相较于社会理想实现具有更优越的意义; 孔子在三十岁以后,致力于著书讲学,比如:诗书礼乐春秋,使之成为塑造学者精神生命、精神教养的经典文本,这些无疑都在塑造理想人格;
3 理想人格 这种人格理想一方面表现为崇高的道德操守,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带有宗教性的庄严性;另一方面表现为有教养、有节制,主张:天下有道则显,无道则隐,在时运不济时表现为一种冷静的理性;被后世称之为孔颜乐处,就表现为一种坚守宗教性操守的乐观性和理性冷静面对世事变迁的洒脱性,这种人格理想,构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追求;
天命论:
1 天命在周人那里主要有两重意思:一是指广袤的、代表自然现象的天,而是指超验的主宰人类祸福的天; 在孔子那里主要是指人的终极关怀与支撑生命的信仰,在孔子那里,它认为的天有多重含义,一是超越之天(宗教意义的终极归宿),二是道德之天(道德意义的秩序规则),三是自然之天(自然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四是偶然命运之天(天命和时命);
孔子一方面继承了三代天命观念大传统,保留了天的神秘性,以及对天的敬畏;另一方面也有所变化,他修正了周代关于天命只与天子、诸侯、士大夫等贵族阶层有关的看法,而使每一位君子直接面对天帝,从以前的畏天命发展为知天命,这就肯定了天命的宗教性要求;
2 天有创造精神,是万物本源,它采取默运的方式,而不是采取强行干预的方式,天无言无为,按着自己的秩序运转,即天道,生长万物,命是指外在的命,即时运,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祸福成败、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天有如此大的力量,所以要畏天命;
3 但孔子同时也认为天命也关系到内在,也就是属于知天命,人能够体悟到天所赋予的性分,在敬畏天命的同时,也要积极去探寻生命人生之意义,勇于承担需要承担的一切,博施济众、修己安人,这就把天做主宰转化为人做主宰了;
4 孔子把对超越之天的敬畏和主体内在的道德律令结合起来,把宗教性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性,孔子肯定人对美好道德的追求,认为那是天赋予人的善良天性,天贯通于人的天性,天不仅是人的信仰对象、一切价值的源头,也是人可以上达的境界;人本着天性以及道德实践,是可以内在地达到这一境界;
5 孔子强调在人事活动中,特别是在道德活动中去体认天命,因此才能不怨天,不由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正因为有了这样超越的意义,才使得儒者有了积极有为的担当意识和超越生死的洒脱态度: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6 孔子也运用占卜,但是强调德福一致,以道德仁义作为福报和吉祥,这样主动权操之在我,而非超越的自然的他者或者社会的他者;
二、孟子
性善论:四心—四心与道德的关系—道德自律
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四心与道德的关系: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人内在具有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就是道德理性仁义礼智的萌芽;
道德自律:
孟子关于人性的讨论,是从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出发,人的道德直觉,道德担当,当下正义冲动,没有任何功利目的;
人作为道德主体,自己下命令,自己支配自己;既是意志主体、也是价值主体、实践主体;仁义礼智信,并不是他在道德规范,而是发明本心指定的道德规范,这是道德生活内在性;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心,既是理也是情,四端之心本身具有道德价值感,同时又是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践履的驱动力,成为现实道德主体自我实现的一种力量;
所以人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