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细节里的学问
——我读《教育的细节》
我一直觉得,大凡跟文字打交道的人,都是情感细腻,富有洞察力的。朱永通老师曾经担任中学语文老师,现在又从事刊物和书籍的编辑工作。读完他的新书《教育的细节》,我读到的正是这样一个对教育案例极度敏感,对教育现状深度思考,对学生充满悲悯情怀的教育人形象。
在书中,他坚持教育“一厘米之变”的观点。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积少成多,也能引起更大的改变。大环境改不了,小气候可以改善。与其整日企盼外在强有力的制度变革来改变一切,不如向内求和向外做,秉持一厘米之变的信念和行动。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遵循体制但不要拘泥体制,实现一点自己的微小改变,说不定会形成局部的春天。在《润泽的座位》一文中,他举例说,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个班,会有单独一个座位的时候。通常老师都会把这个单独的位子运用到惩罚教育当中。即哪个孩子表现不佳,就罚他到这个座位上去坐。但也有老师却反其道而行,把这一个单独的座位,作为奖励性的方式留给学生。凡一周表现好的孩子,老师奖励他在这个座位上坐一周,只能做一周,因为其他孩子也要做。这样一来便把惩罚转为奖励,把消极的处境变为积极的育人行为,多么美妙的教育艺术。
他批判教育上的歪风邪气,教育商业化。曾经作为改革标杆的杜郎口中学,如今早已经改变了它的性质,实现了教育产业化。“人家打的是满满的生意经,不是教育经。”据报道,“不到三年时间,杜郎口中学就吸引了50多万人来取经;不到三年时间,这个收门票的中学,居然净收入3000多万元。”同时这所乡村中学还拉动了当地县城经济的大力发展。通过这个例子,他告诉我们:其实在中国无数动人的教育“神话”背后,更多的是令人无限担忧的隐患甚至灾难。
对于一些麻木的教育行为,朱老师也进行了批判。比如教师节的时候,一个学生花了两三个晚上时间,亲手制作了一份贺卡,送给老师。但某老师在办公室泡茶时,随手把这张贺卡作为杯垫。巧的是,送贺卡的学生,交作业时发现他的心血“泡汤”了。更绝的是,当天轮到该学生办公室值日,他又在垃圾桶里发现了他的心血!这个例子中的老师,心灵已经结痂,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中变得麻木、坚硬。同样的事例,在我的身边也发生过。班上有一个学生曾经在日记中是这样写道:“教师节的时候,我跟同学说不要给老师送贺卡,因为贺卡会被老师扔掉。到了教师节那天,放学的时候,我去垃圾桶一看,果然有很多被老师扔掉的贺卡。”教师应该保持那份对教育的敏感,像孩子一样去生活。教育的本质是柔美的。
他号召老师们每天都要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他分析了中国教师阅读的现状,“教师阅读”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很冷清。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大力提倡学生多读书,但生活中自己却从来都不读书,这无异于对中国教育的无情嘲笑!另外教师阅读的碎片化浅层次化,也非常严重。其实我们可以找很多理由不读书,但要想读书,理由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自己。教书人的形象应该就是读书人的样子。读书应该成为教师个人成长的一种内在需求。在《教育的细节》一文中,我有感于一句话:看一所学校是否有人文气息,不用去琢磨那些贴在墙上给人看的标语或理念,也不用费心去加减乘除一个个考核指标的得分,有时一个细节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对此我想说,看一个老师不用去看他所获得的荣誉和奖状,也不需要去看的头衔和光环,只要见到他本人,跟他交谈一下就可以了。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投足之间,就能够彰显出他个人的精神素质和文化内涵。
在这本书中有很多朱永通老师和女儿的对话,朱老师不仅关注学校教育,而且对家庭教育更是充满了热爱。书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小故事,揭示着一个又一个的教育真理。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些真理也是简单又基本,恰恰就是这人人皆知的道理,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