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为你沉沦》里的女主人公瑞秋,曾是一位著名的电视记者,她一直都在找寻事件真相,可是,在目睹了太多惨绝人寰的事件之后,她开始逐渐地精神恍惚,终于在某一次的现场直播中,情绪崩溃,失控大哭,而她失控的画面,更是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传遍了全球。自此,她开始封闭自己,她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自己的婚姻,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她的这些行为种种,被称之为“社交恐惧症”。
其实大部分人都会有轻微社恐的,我们往往在遇到一个陌生人时不好意思说话,觉得说话会非常尴尬,这是一个十分正常的心理,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轻微的社恐,其中百分之30的人掩饰的很好,感觉看不出来,百分之40的人被人称不善于言辞。还有,往往有百分之80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并不曾被治疗。
王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南京森知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他结合了自己多年来的一线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所撰写的《社交恐惧症》一书,里面由浅入深的全面介绍了社交恐惧症的发展规律、判断标准、认知障碍、深层心理问题等。
那么对于离我们生活很近的“社恐”,到底该如何去认识和理解它呢?还有,就是该如何治愈它呢?
一、“社恐症”是什么?
专业判断社恐,不能只是依靠一个人的主观臆断,必然要依据专业的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精神学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对社交恐惧症的诊断:
1、对社交场合或表现自己的情境有显著且持续不断的恐惧。在这些场合里,总是担心自己表现的不够好,会丢脸或者会很尴尬,并为此一直惴惴不安。其实更多时候,仅仅只是担心和焦虑,可实际状况是,这些丢脸或者尴尬的情况可能并不会发生,只是自己的焦虑和担忧而已。
2、一旦处于让人感到恐惧的社交场合,无一例外地会产生焦虑。还有就是一些根本在外人看来根本无需紧张的时刻:如电话交谈、和别人的单独谈话,或者是当众讲话。
3、虽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恐惧和担心是多余的,毫无道理的。可是这种恐惧感是无法停止的,也无法放松下来的。
4、会避免处在让自己感到焦虑的社交场合或者是表现自己的场合里。如果不能避免,那就痛苦着接受,并且这种情况不想再有第二次。
这么一说,可能会有很多人说自己或多或少都会在这几点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但,将社恐和性格的内向混为一谈,其实性格内向,或者外向的人,也都会有社恐的可能性。
社恐的表现会有很多种,可是,为了强调正常的社交焦虑与临床诊断中的社交恐惧之中的差异,诊断手册上有一些基本的评判点:
首先,社恐的存在,必须是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而且引起了较大的痛苦。
其次,就是这种症状至少持续了六个月。
所以,可能很多人会有“社恐”的个别症状,可是真的可以被称之为社恐症的,恐怕是已经影响到了自己正常生活,且至少持续了六个月以上的,那么一定就应该开始重视起来,并直面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寻找一个心理医生就是极其有必要的了。
二、为什么会患有“社恐症”?
正如很多人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既不会有无缘无故恨,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
既然了解了社恐的定义,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人的人患有“社恐症”呢?
除了人们个体的差异,对于自己未来生活的种种不确定性,说白了,每个人的活法不同,信念和想法自然不同,有些人活的心安理得,就会有些人活的焦虑不安,有些人活的容易满足,就有人永不知足,还有些人接纳自我,而有些人却对自己都充满了敌意。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来自于,内心的“想要的”和“得不到”。
这种内心的冲突与挣扎,让我们始终无法确定自己的内心,我们像极了摇摆不定的浮萍,任由着命运的冲刷,四处漂浮。
所以,其实没有人是完美的,总是能肯定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是那么明确自己就一定是正确的,有能力的,值得尊重的。
就如,之前所说,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社恐的存在,也绝非是一朝一夕突然暴露出来的问题,它可能是很多小细节的积累,或者过往的映照。
所谓有因必有果。
首当其冲,可能是“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过去伤痕,得不到爱,控制型的父母,自负的父母,事事追求完美的父母,冷漠的父母,溺爱的,病态的父母。以及在有问题的家庭环境下,都会对我们将来的社恐症状埋下“幻灭”的种子。
还有,就是我们对于事情,对于未来的执念。就像有人曾说过,遇到那么一个对的人,其他人都变成了将就。当你认定了自己坚持的方向,其他的道路,在你眼中都变做了偏航的漂泊。
最后,就是对于爱与被爱的渴望,还有爱与被爱的能力。面对太多的纷繁芜杂,人们总会用保护色“伪装”自己,不仅让别人无法看清自己,甚至很多时候连自己都无法看清自己的真面目。无法正视真的自我,做最真的自我,这让人痛苦,也让人焦虑,必然也会让“心”迷失。
因此,社恐到底源起哪里?
是童年时候的不愉快,是成长环境的百般磨砺,抑或是成长过后的种种伤痛,都有可能引出我们内心那个最孤独,最是脆弱的自我,我们想要将自己最好的隐藏起来,保护起来。
这就是社恐的源,也是一切痛苦的源。
三、治疗“社恐症”的方法
可一切黑暗总会过去吧,就如森马教授说的:我们不能随波逐流,急于求成......对探求疾病性质丝毫不予重视,一味地痴迷于这样、那样的所谓新疗法,无异于盲人骑瞎马,气球那种偶然碰巧,歪打正着的侥幸,倘不坠落悬崖已是万幸。”
所有治疗,都如剥茧抽丝,需要时日,也需要细水长流,从来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成功,也从来没有什么一夜建成帝国的神话。
开头中所提到的《如此沉沦》,虽然瑞秋患上了严重的社交恐惧症,封闭自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似乎再也走不出自己织就的迷网了,可是,她还是遇到了布莱恩,那个肯让她走出阴影的一缕阳光。她们热恋,结为夫妻,然而某个午后,她在大街上看到了本应在伦敦出差的布莱恩,怀疑的种子开始在心中萌芽,社交恐惧症的阴影再次向她袭来。她又一次必须找回自己的力量,去战胜难以想象的恐惧和难以接受的真相。
因此,王宇在书中写道,治疗社恐的根本,就是认识自我,认识你自己,就是一切理论与治疗的根本。
给自己以希望,相信未来的路即使崎岖,你依然能走得平坦且顺畅,还有,就算一路泥泞,你也能拥有最真实的自我。
所以,到底如何治愈社恐,那就是,爱自己,爱生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就如100岁的摩西奶奶说的那样:这世间的事情应该都是如此,你之所以恐惧,担忧,是因为你不满足,在你的人生清单上,列了太多要做的事情。静下心来,抛开清单想一想,到底哪些事情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是真正想要去做的。想好之后,就去好好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并且把它做好。
你要去相信,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对我而言,对人生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能够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莫大的幸福。
写在最后:其实,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社恐的一切真相与解决的办法,其实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深奥。有时候,人往往就是这样,被自己的小情绪所左右,忘了问自己,这到底是不是真的自己。
其实,害怕也罢,恐惧也好,只要喜欢,你就可以是幸福的,当然,你也就会是最好的那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