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下对于洗护用品安全问题的一些观点。
大约五分钟时间,会使你对这个问题有更加理性的思考。
一直很纠结到底该如何描述那些洗护用品是健康的那些不太好的,到底是哪些成分导致了这种区别。
市场上的各种产品各有各的说辞,几乎都打着“纯天然”“不伤手”的名号,那么产品到底是不是如所说的那样,如何分辨哪些口号是忽悠呢?
但有一件事情是明确的,那些化学物质接触多了对人体一定不好,这一点从国标中对每种化学物质的微小含量限制就可以看出来。
这个时候可能会有人说一句听起来貌似非常有道理的话“一切不看含量就谈危害论断都是耍流氓”。
这句从感觉上来讲貌似很对,可是我认为这是商家和那些所谓的科普人士的一种极具误导性的片面说辞。
因为我们不是每天只使用一次某一种日化产品,而是每天要多次使用多种各类化妆品,我们的脸上、脸上、手上、皮肤上,想想被我们涂抹了多少化工产品,这种叠加效应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是没有办法估计的。
同时,应该没有哪个商家,会因为市场上产品的品类增多,而主动调低自家产品中某种化学物质的含量。
洗护日用品主要分为两大类:洗涤类和护理类。
以后要系列讲讲这些化工日用品,今天先理清以下几点:
1、要明确日用品成分的使用添加规则
对日用品的成分添加规定和对食品添加剂的规定一样,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法无禁止皆可用”;
第二阶段是“法无允许即禁止”;
而正是第一阶段的这种规定,导致类似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当时只是禁止明确知晓有致癌性的物质,而2007年才首次出现关于三聚氰胺的动物的毒性报道。
所以在199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发布,到2007年的首次发现动物危害性。这段时间内,三聚氰胺一直是被认为是安全的,并且处于法律上无人监管的状态。
2008年10月卫生部颁布了《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也彻底展开了事后对于三鹿事件的调查和判决。
2009年新的《食品安全法》颁布,彻底堵上了这种漏洞,从此进入“法无允许皆禁止”的监管状态。
2,现有的成分表中所能看到的成分,基本是不可能查到有致癌性,如果能查到而又明确致癌的,国家一定果断就禁止了。
而那些被确认有强致病性或者致癌性的物质,一般都是在明显的病情爆发之后,反向追溯源头,确定可疑目标之后,再进行针对性测试,确实能有可证实的致病性证据,才被禁止。
同时,在正式出台的关于《食品用洗涤剂原料名单》解读中,有这么一段叙述:
(一)有关致癌物分类的说明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在科学研究数据的基础上,按照对人体的致癌风险对已有资料报告的878种化学物质进行了分类,共计4类。并非所有列入其中的物质都有致癌风险,目前,只有1类和2A类物质被认为是致癌风险较高的物质。
(二)《名单》中物质是否有致癌风险高的物质
《名单》124种物质均在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的物质《名单》进行了筛查,其中有7个物质属于2B或3类。2B类是对人体致癌性尚未归类的物质或混合物,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有限。3类是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即可疑对人致癌。
细想起来还是有些担心的,大家自我判断,我不做过多解读。
3、同时也基本没有研究报告显示,在可使用的成分范围内,某种成分经过几十年的低剂量使用实验而没有显示出致病性
这种检测和实验具有非常大的难度,在几十年的这个长度上,很难完全屏蔽掉其他影响因素,来判定某种物质到底有没有致病性。而现在的安全评价方法基本都是一年以内的实验。
常用的毒理学检测方法如下:
急性经口毒性的试验方法:一次或者24小时内多次经口给予实验动物受试样品后,动物在短期内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最长期限是6个月。
皮肤刺激的测试方法:对实验动物皮肤连续多天多次涂溶剂,然后观测红斑与水肿情况;一般14天左右。
原发性眼睛刺激的测试方法:眼球表面接触受试物后所产生的可逆性炎性变化,或眼球表面接触受试物后引起的不可逆性组织损伤。实验时间一般不超过21天。
邻苯二甲酸盐的试验方法:该测试方法应包括萃取的增塑剂的色谱分析。
这些实验很难进行一个长期的测定,给出更有说服力的安全性判定结果。
4、利益集团的控制,使得某些有明显致病性的化学物质因为利益关系而被隐瞒了
沙利度胺事件和用于不粘锅的特氟龙事件,有兴趣的可以主动搜索资料去了解详情,其背后利益集团的插手,差点导致真相被淹没在历史当中,多亏有一些不畏艰辛的正义之士,揭露出那些对人类有巨大伤害的物质,才使得某些物质得以被禁止使用。
一个更明显的例子是关于制糖业的科学丑闻,2016年,《美国医学会期刊:内科学》杂志揭露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制糖业花钱收买科学家控制舆论,弱化糖制品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并将饱和脂肪酸推为罪魁祸首的丑闻。
声明一下,我不是科学研究者,只是对这些日用品有了一些思考,最开始只指导自己如何选择更加健康一些的产品,当我查阅资料发现,大多都是含糊不清。
直到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思路,既然我对这些成千上万的化学成分的安全性无法明确判断(谁能够判断可以支招),那么我能否绕开这个连科学家都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去找那些比较容易能够判断出人体接触之后是安全的物质呢?
按照这个思路,那么有没有某些东西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考验,而证实是安全的呢?
仔细一想还真有,那些流传下来的可食用的植物啊。
这些可使用的植物经过千百年的食用,其安全性要比几个月的实验来的更加使人信服。
进而恍然大悟,现在的那些产品的广告不就是打的“纯天然”的口号吗,虽然我每次看这些产品的成分表,往往看到排在最后几个才有可能看到一种植物提取成分(成分表的排列按照含量高低排列),大部分的成分依然是化学物质,广告害人不浅。
再进一步,我们能否找到没有任何化工成分添加的日用品,或者说市场上有没有这样的日用品呢?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去伪存真的时候了。
到此为止,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日用品选择标准,选择寻找那些真正不含任何化学成分的产品来用,我把这成为生活中对于日用品类的品质追求。
下期我会分享,当我用这个标准去看市场上的产品,呈现了一种什么景象。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生活中任何方面或者物品的品质判断方法,欢迎来稿或者留言交流!我是甄植,一个死磕品质的搞事者。
不品质就出局!
参考:
http://storyofstuff.org/
http://www.rivm.nl/en/Topics/C/ConsExpo#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