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知乎邀请回答
如何看待这段话,真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吗?
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用现在时兴的说法就是说,你所在的圈子决定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古时就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足以说明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怎能博击长空,翱翔蓝天;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怎能叱咤风云,驰骋大地。就连苹果之父乔布斯也不可否认他的成功,跟从小在硅谷长大,周围邻居都是“硅谷”元老,带给他的帮助。这里充满成功渴望的能量!【知乎提问贴图——】
很多鸡汤,很多大师,很多所谓的过来人一再对我们谆谆教导:你要多和像我们这样的牛人在一起,多混圈子,这样才有助提高自己,才能步步高升。duang~想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呢?!看看自己的lower逼样,成天跟一群lower逼们在一起,难怪,从明天起,我要和牛逼们在一起!!!
成为牛逼之前,先看看自己是否牛逼。
先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吧。
自己以前做销售的原故,经常要出入一些所谓的高档会所, 一来是图个放松的地方,二来也希望能遇上个把有用的人。我当时有个下属,没事也会带他去,想让他增加点见识。里面全是本市一些有头有脸的有钱人,每次听人家在谈一个事情,谈一个人物,谈一个项目时,都能让他目瞪口呆的样子。去过几次,也逐渐和一些人物能聊上几句,人家也会时不时给他递根好烟、送个小物件什么。他顿时觉得自己倍有面子,以为这算是混上圈子了。
某天煞有介事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大,日后没事我想多去里面坐坐,多去结交些方方面面的人物,一来对我们对业务指不定有帮助,二来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用。”当时的我也不置可否,语重心长地说了这么一句:“日后你会发现,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事实也证明了我的观点,因为身份的不对等不说,连实力都不在一个次元级上,人家怎么带你玩。即使遇上某个好心的大人物有个好项目,人家也恰巧愿意带你玩,一开口便是:来,咱们这次一人投次个100万试试。你当时能拿得出的可能就是个一万块,还得咬牙切齿。玩啥?你也只能混个听听的资格,再则,从此人家也就知道你的底细了,想装都没地方装了。
我那下属特迷恋这种圈子,并深深地相信:自己是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和什么人在一起。结果,他和这些人在一起混了好几年,然而真的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混圈子混得在公司业绩不好,后来被我开除;自己磕磕碰碰多年,也没得到这些大人物实质上的什么帮助。钱没挣到不说,差点连老婆都取不上。他自己也许认为还是有收获的,至少认识了不少人物,给脆弱心理打了针强心剂。吹牛是有资格的,和别人聊起某个事情,某个人物时,他会骄傲地说自己认识,吃过饭,喝过茶,抽过烟.,并说可以介绍到别人认识上。
这些,又有什么用呢?最后的最后,结果的结果,然并卵。
混圈子是以前仕途的一种潜规则,只有认识某某大人物,好好巴结,虚心讨教,大人物一高兴赏你个笑脸,啧,明天从科长就可能到处长了。前些年的商界和政界也是分不开的,权贵是一家嘛,在一个潜规则横行的年代,大家都会认同混圈子的重要性。可别忘记,如今是一个更开放的经济市场时代,如今是互联网时代,接下来是移动社群时代,什么2.0或4.0时代。你的能力只有通过展现,你的才华通过分享,才能被更多人知道,一切靠实力说话。
你的层次不是由别人来决定,由自己决定。
道理很简单,你去企业面试,只说明你是个有用的人;你去面试企业,说明你是个人才;当很多家企业开价挖你时,你才是能人。
例子里提到的乔布斯,网络上提到的比尔盖茨,中国人最后都喜欢用阴谋论这套去查人家的身份,臆断人家的背景,总要想尽办法提到所谓的出身的重要性和圈子的重要性。意思无非就是说:看吧,最后还不是和出身有关,和爹妈有关,和环境有关。所以,总习惯性给出这样的结论:努力没什么用,才干也没什么用,全世界都是个拼爹的年代。呵呵!为什么我们身边那么多官富二代只玩车、玩表、玩绿茶婊,怎么很少见玩科技和手艺的呢?
美国富爸爸官爸爸的子女多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没有做成一番影响世界的大事业,这些个世界称得上伟大的人为什么会偏偏会是他们?
这里例举乔布斯的两个经历。
第一件“蓝盒子”事件:乔布斯十几岁(高中时期)和他的小伙伴沃兹尼克利(大学一年级)研制出了“蓝盒子”——免费电话系统,当时卖到一个150美元(每个成本约40美元),这算是他的第一次挣钱经历,而且数目不小。为此,他们被警察逮过,沃滋还蹲过一个月的号子。用乔布斯他自己的话说,没有当时的蓝盒子,就不可能有后来的苹果公司。
(当年乔布斯和沃兹早年联合制作的竖中指的恶作剧作品)
第二是他的人生经历也是成功的经历:
1、 大学辍学
1972年,乔布斯从美国加州库比提诺市高级中学毕业,同时被俄勒冈瑞德学院 录取。一个学期后,乔布斯辍学了,并在1976年4月份与一道辍学的沃兹尼亚克) 在自己的车库中创建了苹果。当时,21岁的乔布斯担任销售员的角色,而沃兹尼亚克则是工程师。
2、在印度寻求“启蒙”
,差点死在印度
1974年夏天,为寻求理智启蒙,乔布斯和瑞德学院的好友之一丹-科特克去了印度。
深陷哲学心境的乔布斯当时很想学习和体验唯心论和存在主义。当时差点死在途中。
3、曾收到自己创建公司的解雇通知书
1985年,因在如何运营公司问题上与苹果公司前任CEO约翰-史考利发生分歧,乔布斯被自己创建的公司解雇。顺便提一下,史考利是乔布斯从百事手中挖过来的。
4、乔布斯的二次创业NeXT
30岁的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之后创建了NeXT电脑公司。该公司开发同Mac电脑以及运行英特尔芯片和微软软件的电脑相竞争。
尽管NeXT电脑因非凡的技术赢得人们的欣赏,该公司却没能在产品销售上取得成功,NeXT公司的产品持续亏损,1993年乔布斯被迫放弃NeXT公司的硬件业务。
5、第三次创业皮克斯动画公司(圆自己的动画梦)
1986年,乔布斯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旗下的电脑公司。他把这个电脑动画工作室命名为Pixar,并与迪斯尼签署了合作协议。
作为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CEO,乔布斯极大促进了电脑制作电影的发展,《 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虫虫特工队》以及《怪物公司》都是Pixar的杰作。
6、重回苹果,带领苹果引领世界
1995年,苹果电脑处在了历史最低潮。该公司受到微软的巨大挤压。苹果电脑时任CEO Gil Amelio极力寻求能人以挽救公司。1996年12月,Amelio以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NeXT,并以“非正式顾问”的身份迎回公司创始人乔布斯。
好,我们每个人想想,你上高中时在干嘛呢?也许你高中时也天赋秉异,但你有朝着这条路一直坚持地走下去吗?你现在还在坚持当初的理想吗?你的初心还在吗?恐怕早被这个那个圈子给同化了吧。你也早已不是那个你了吧?
(当年二人创建苹果公司时)
我们总把成功和世俗意义上的成就为化同等,或是更加赤裸裸的和金钱或权力挂钩。
上述乔布斯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成为自己,坚持自己,有颗追求卓越的心,顽强的抗打击能力,和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一项足以证明自己的技能。
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是谁的人,总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总靠往自己身上贴各种标签来虚张声势,遇见这样的人可以直接屏蔽掉。那种遇到困难就去找爹,一开始就创业就去找资源,混圈子,这样的人最多就是成就,不可能成功。另一个马云的小例子,最近大家都看过的视频,90年代未,马云到北京部委求人时被拒,被拒后的马云在出租车上喃喃自语,永不言败的信心。
你去看看每个成功人士身上共有的品质,你就会发现,这种人会吸引人,有一种感染别人的人格魅力,也印证了另一句话:你是什么人就会吸纳什么人。
最后,别人帮助你,愿意与你一起共事,看重的就是你身上的这种品质和能力,而绝对不是你爹是谁,你认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