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之后,一直旅居在城市。每逢过年,年夜饭虽然照常吃,春晚照常看,一年一年地庆祝,有时还旅游到外地过年,总感觉年味淡了,变味了。
多想借徐志摩的长篙,回到故乡,去寻小时候的年梦啊!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年味,在快乐和幸福里放歌。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
当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爬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年”就这样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01
你听!小时候的年充满了欢声笑语,是孩子们嘴里唱出的一首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 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 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 冻豆腐,二十六 煮煮肉;二十七 杀年鸡,二十八 把面发;二十九 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元旦刚过,我和小伙伴们开始唱着这首童谣,掰着手指头盼望着一天一天离过年更近了。要是有一场雪就更好了!玩雪球,打雪仗,堆雪人,任大片大片的雪花飘飘,我们依然在雪地里玩的不亦乐乎。虽然冬天很冷,小手小脸被冻得通红,我们却玩的满头大汗。大人们出来扫雪,我们却帮倒忙,把刚扫干净的地面重新撒上雪,并踩上几个小脚印,看着别人滑倒在雪地上却笑得前仰后合。
放鞭炮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我们常常会买五毛钱一盒的插炮,形状和火柴盒一样,拿出一个,在盒子上一划,随着滋滋的响声,随手扔出去,“嘭”的一声在地上开满了花。我们还经常恶作剧,在大人或其他小朋友不注意的时候,放一炮,看着他们被吓一跳,我们却哈哈大笑。
02
你看!小时候的”年”是彩色的。记忆中的鞭炮、灯笼、红包的红,对联、“福”字的金,瑞雪的白,新衣服的彩,要是再加上烟花的绚、太阳的明亮、心里的喜,一下子就凑成了一个彩色的“年”。
小时候最喜欢跟着爸爸妈妈去赶年集。年集基本上过了腊月二十三号以后几乎天天有。在年集上卖东西的可全了:各种款式的新衣服挂满了衣架,大红的灯笼和春联摆在了地上,各种各样的糖和干果摆满了街头,还有各种蔬菜、水果、绿植、鲜花……商品街的两旁,叫卖声、吆喝声声声入耳,绵绵不绝。
这时候,跟着大人赶年集有个好处,不管你想买什么东西,大人们一般都会满足你,自己看上的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想吃的零食,通通都买,买,买!
看着自己喜欢的东西,一点一点从商贩手中变成自己的,顿时感觉自己一下子富有起来,那种感觉就像是江河里的水突然拥抱了大海,那种幸福和满足,长大之后再也没有体验过!
爸爸妈妈在年集上要买春联,买果子,买鞭炮,买红蜡烛,买红灯笼,买冥纸和供香,买各种各样的年货。
每一次赶年集,往往都是满载而归!
03
你闻!小时候的“年”是什么味的?儿时的“年”是五香的。没到大年夜,家里已经到处是糖的甜味、糕点的香味儿、腊肉的鲜味儿、海鲜的腥味儿……都一股脑地往你的鼻子里钻。
每逢腊月二十八,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开始发几盆面,蒸馒头和各种馅的大包子,像白菜粉条馅的、红豆地瓜馅的、木耳肉馅的等等,一般都会蒸上几大锅,寓意“蒸蒸日上”。
蒸完馒头和包子还要炸鱼,炸焦叶子,炸鸡柳,炸春卷,各类炸货,应有尽有,寓意“芝麻炸开花~节节高”。
除此之外,还要熬羊汤。故乡的羊汤真是一绝,鲜美的青山羊肉和骨头,放上白芷,用地锅熬上一下午,再放入白菜粉条,小葱,香菜,浇上秘制的辣椒油。嘬上一口,香气顺着喉咙蔓延,沁入五脏六腑,那个滋味,真是回味无穷,那是是家的味道!
04
大年三十这一天是最忙碌的。
吃过早饭,家里的男人们,不论小孩还是老人,都要带着冥纸、鲜花、果篮等去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明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而女人们是禁止去的,只能留在家里打扫卫生,贴窗花。
等男人们回来,再一起贴春联,包各种馅的饺子,还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我们小孩子啥也不干,只负责吃,喝,玩,乐。
等到了晚上,吃完年夜饭,我和哥哥就开始在院子里放鞭炮,一家人围在床上看春晚。大人们还要守岁,晚上12点还要起来放鞭炮,我们小孩子就不用,困了就早点睡觉。
到了年这一天,我们要早早起床,一般四点半左右,穿上新衣服,拿着父母给的压岁钱,吃完新年的第一碗饺子,碗里的饺子不能吃干净,要留一个,寓意年年有余,还要吃两个鸡蛋,寓意鸡蛋滚运气,好运滚滚来。
大概五点半左右就开始去拜年了。先给本家族里年龄大的老人拜年,磕上几个头,说几句祝福的话,领了糖果或红包,再去给村里其他的老人拜年。
拜完年,口袋里的收获是满满的,遇见小伙伴,总会炫耀一下自己的成绩,然后在他们的羡慕中得意地扬长而去。
小时候的年是热闹的,是快乐的,是五颜六色的,就像莫扎特的曲子,热烈而又奔放,经典而又醇香。如今,儿时的年味只能存放在记忆中,偶尔回忆,醇香的味道便扑鼻而来!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