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觉得幸福感是人的一种感受,现在发现,其实“感到幸福”是一种能力,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对于人来说,幸福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吃饱?穿暖?有房有车?五子登科?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
听我妈讲过不少她年轻时的事儿,对那时的她来说,哪天不用做体力活,那一天大概就是幸福的。
科技时代出生的我们享受到了它带来的便利,远离了饥饿寒冷,也不用干苦力。但我们的幸福感好像并未因此有所提升,甚至可以说,是在下降的。
所以你看,幸福感并没有固定的标准。
环境不同、经历不同的人们,对幸福的定义大相庭径。
所以感到幸福不单单是一种感觉,准确来说,它是对“感知幸福”的能力的体现。
受过冻和饿的人们,对幸福的标准更低,也更容易感知幸福,现在的人们在这方面阈值更高。
拿吃饭一事来说,前者吃一顿大餐会感到格外满足,后者却已习以为常,TA就需要更强烈的刺激或者别样的方向才能有幸福感。
在独立生活(工作)之前,我的幸福感阈值很高。
有大块的时间,但不会珍惜,觉得这是正常的;不用考虑生活杂事儿,只需吃喝玩学,我不会觉得很幸福——大家都这样,而且我过了近二十年这样的生活。
独立生活后,陡然失去了这些条件,偶尔能有这样的状态,就让我有“幸福感”了。
这说明一件事儿,人对幸福的定义是在不断变化的。
小时候的我,觉得过年见到爸妈是极幸福;大一些后,对去昆明的期待成了幸福的标杆;再稍大一些,有人懂我成了更大的幸福源泉。
每长大一点,以往的那些,好像都被自己抛之脑后了。
幸福感的阈值变化,也正说明幸福感是可塑的。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通过某些刻意练习,降低或升高我们对幸福的期待。对现在的人(包括我)来说,前者想必更有意义。
这些天,我就体会到了幸福体验的改变。
以往做饭对我来说,是一件算不上开心的事儿,我只把它归于必做。那时我做饭是比较被动的,今天想吃什么,临时想临时做,吃食而已,谈不上幸福不幸福。
最近一个多月居家的生活,让我改观了,做饭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看到新菜的完成,会让我有幸福感。
无他,只因我变主动了,开始愿意主动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从几乎没有特别想吃的菜,到自己去想、去看菜谱、去做。
只是一个小小的转念,让原本做饭甚至洗碗这件事,变得轻松起来——即使和曾经比,时间消耗没有区别。
你看,我的幸福感阈值降低了,或者说,我更容易感受到幸福了。
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我让生活中一件本会带给我枯燥感的事,变成了能带来幸福感的事儿,生活变得有趣了很多。
幸福感的阈值太高会怎么样?或越来越麻木,或越来越难以被满足。从这个角度来说,降低幸福感阈值,是值得去思考和行动方向。
如果要说有什么方法,我想核心应该是四个字,“认真活着”。认真生活、认真工作、认真对待身边人,那些曾被我们忽略的小确幸,或许会再回到我们的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