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国四个多月了,发现学英语真不是背成千上万的单词就能用好的,语言是一门工具,使用中才能体会其中含义,交流中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
刚到加州时,第一件需要询问的事是厕所在哪儿,问W.C.,不知道,问closet,也不知道,当时都快吃惊死了,这地方厕所到底叫什么。后来听一位男同学说他当时问了各种都不对,最后直接说urine,对方才知道他要干什么。原来这里的厕所叫restroom,好吧,入乡随俗以后就叫restroom了。
第一次问校车路线,才知道我们学校的校车不叫school bus,而是shuttle。记得当初学这个单词的意思是航天飞机、梭子等,想想校车像梭子一样来回穿梭,用shuttle很贴切,就是接驳车的意思呗。
第一次去商场试衣服,想问一下试衣间在哪里,却苦于不知道试衣间怎么说,只好说I want to try it。所以记住了试衣间上的大字“fitting room”。
除了日常生活中可以学到不少日常用语,在Conversation lab上和当地人聊天也可以学到很多,不单是词汇,还有文化、地理等。
一位的志愿者讲到他特别喜欢旅游,去过Mekong River,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几个人一脸茫然。然后他解释道,这条河很出名,发源自中国,然后流经柬埔寨等,然后在地图上给大家找到河的位置,刚开始地理盲的我还以为是雅鲁藏布江,查后才知道是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顺便还学习到了一点地理知识。
另一位志愿者是搞建筑的,标准的理工男,拿了房子上锯下来的木头,让大家看白蚁(termite)吃过的木头是什么样的。不但学会了一些英语的表达,还了解了美国人房子被白蚁侵蚀后,怎么检查,怎么处理。
Conversation lab老师Anthony祖籍是柬埔寨人(Cambodia),好像会说四五种语言,其中一种是Khmer,第一次知道这是高棉语,对高棉的认知,好像只有红色高棉这四个字。他的愿望就是回柬埔寨教更多的人学习英语。他的爷爷奶奶来到美国生活,挣了钱之后,回到柬埔寨帮助建庙宇、桥梁、学校等。他们的想法不是我要积攒多少钱,而是我想为改善家乡的面貌出力,为更多的人走出贫穷,看到希望努力。这种思想在美国似乎很常见,年轻人不买房,更多的是理念问题,或许他们不觉得买房是当下特别必须的事情,很多人更希望去做那些能帮助别人的事情。
Conversation lab老师Kelly是一个非常热情可爱的女人,在一次聊天中谈到农贸市场中的farmer时,我用到了peasant,她很吃惊地问,你说peasant ?! 我很纳闷,有问题吗?她说在这里说peasant是贬低的意思,表示佃农、奴隶之类的。知道可能会有文化冲突,所以特地问问是否知道这种含义。哦!天哪,竟然还有这种说法,如果不是在这种场合下说出来,会不会被冠以种族歧视啊。Kelly也很可爱,讲到恶心的东西,她坏坏地说poop(便便),这个词被说出来似乎不像shit这么粗俗。所以文化的东西,需要在交流中体验。
对于地铁的说法有很多种,课本上教的大概是underground和subway,其实之前也不知道该说哪一个。和Kelly聊了一下,加上百度,大概知道地铁的几种表达方法和使用区域。Underground主要用于英国,我国采用subway,和纽约的叫法相同,地铁都是在地下穿行。但在洛杉矶的地铁叫Metro,或许跟地铁基本在地面上跑有关系。而且Metro不单单指地铁,还包括公交和轻轨等交通系统。在旧金山,这里的地铁叫Bart(Bay Area Rapid Transit),是湾区捷运局经营的有轨大众捷运交通系统,而且这里的地铁可以在空中跑(桥上)。这下搞明白了地铁的叫法原来与不同的城市有关。
类似这样的经历还很多。作为一个工科生,在语言和文化方面是弱项,所以很多东西对自己都是新的。语言是有生命的东西,常用常新,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语言库。语言也是传播文化工具,学习语言的同时也是在学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