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明天中午到家里吃卤面条哈!”
“好嘞,那让二妗子多涨点黄豆芽哈!”
……题记
一出酒店大门,那股陌生而透着隐隐熟悉的尘嚣扑面而来。调皮的侄儿与表弟追逐打闹,结果一脚把下水道盖子踩破了,狼狈的拖着湿答答的腿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着。本来站在街边叙话的众人,在惊呼和哄笑声中各自告别,各自回家了。
这里是阜阳市鼓楼广场,现在是炮铺街和人民路的交叉口,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阜阳市最繁华的老商业区,是多路公交车的始发站和接驳站。每一个早晨,诺大的阜阳城是从这里慢慢的苏醒。扫大街的清洁工一边和熟人打着招呼,一边挥舞着长长的大扫把,刺啦刺啦的扫着,任由昏黄的街灯把并不高大的身影拉的或短或长。临街的早点铺子次第的拉开灯,生炉子的鼓风机低沉的嘶吼着,将煤块浓浓的焦炭味儿吹向空中。随着天光渐亮,路灯逐渐熄灭,早班公交车师傅和售票员陆陆续续过来,擦洗车辆,相互打招呼攀谈,甚至开着半荤半素的玩笑。随着车辆陆续的发动起来,空气中就又多了几份汽车尾气的味道。渐渐的,早点摊上慢慢的上客人了,背着书包的学生,送孩子的家长,候车的人群……空旷的广场和马路有渐渐的熙熙攘攘起来。城市,就又恢复到了前一天的活力。
在当兵前,我就在这广场上生活了一年多,跟着兰姨卖早点。也是在这里,我观察到了市井生活的人生百态。这,对于我这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山里孩子来说,很重要。它让我对城乡生活的差异有了最真实、最直观、最底层的理解。这也为我后来在部队带兵、尤其是管理城市兵有了思想基础。
可如今的鼓楼广场,早已面目全非了。一半拉起了拆迁的围挡,另一半是萧条的店铺。古商城的谯楼仍高耸着黑黢黢的身影,三两盏并不明亮的灯点缀着无尽的落寞。本来广场上有一个水面,连到护城河。晚上做生意和闲逛的人还是蛮多的。现在都杳无踪迹了。
鼓楼广场旁炮铺街口的这栋西式建筑,俨然成为老阜阳人的记忆地标。它与古商城隔着人民路对歭着,也俯瞰着鼓楼广场每日熙熙攘攘的芸芸众生。
在1992年,这里曾经是阜阳市的地标,也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每天曼哈顿广场的楼外,霓虹闪烁,音响里反复播放着黑豹的《无地自容》和零点的《爱不爱我》。那高亢的嘶吼声中透露着满满的雄性荷尔蒙。
如今的曼哈顿广场,霓虹早已不再。它早已隐退在贝壳酒店的背后,大玻璃门上也黑纸白字写着“旺铺出租”。门前的水榭楼阁也消失的无影踪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街心公园。大嫂说:“原来的水面污染太严重啦,臭不可闻,而治理代价太大,于是就一填了之,改为了现在的小公园。但除了遛狗的,基本上也没有人去那里面玩。”我听完感慨之余,不觉一乐:这样的做法,倒也挺“阜阳”的
这是贡院街。一头是古商城,一头是东城墙。就在这条街上,我生活了半年,售卖阜阳市的地方小吃:格拉条。格拉条,就是把面和的硬硬的,饧个半天。把大锅水烧开,将格拉条机器横在大锅水之上,再将面团塞进机器里,用摇动千斤顶挤压。面条就会从机器的筛眼里慢慢的落入锅里的开水中。一般面条挤压出20公分左右的长度,就要用长刃的刀子贴着机器的筛眼口一挥,将所有的面条切断,让面条全部落入锅里,煮到面条全部漂起来后,用箅子将煮的半熟的面条捞起来,过遍水,放到大盘子里待售。这样的面条密度极大,韧性强,有嚼劲,耐饥饿,关键是很便宜。北方吃面的大碗,也就两块钱的样子。吃面喝汤,实在是劳动人民的最佳主食。这也决定了客户群体多是蹬三轮的,或贩夫走卒,或是农民工。客人来时,要问一句“大碗小碗?涨不涨辣子?要不要荆芥?”在问话的同时,顺手已经盛了一碗面汤端到客人目前,随后将预加工好的面条丢入大锅里,同时打开鼓风机的开关,旺火一两分钟,面条就可以出锅装碗。然后,再根据客人的要求分别放入芝麻酱、花生碎,辣椒油今、蒜泥沫和荆芥。客人拿到面碗后,要用筷子将这些调料拌匀才能吃。这个拌面的动作,阜阳叫“格拉”。于是这样的面条美食就叫“格拉条”了。尤其是夏天中午,饥饿的时候来碗凉的(其实就是面条出锅后多过一次凉水),痛快淋漓。当时的店老板是为越战参战的退役老兵,喜欢斜叼着烟卷看人。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两样:一是说战场上的事情,二是他退伍时在专署街口卖牛肉大饼。卖牛肉大饼时,他才转业,还没有上班。“我的大饼都是我在东城墙回民那里买的上好的牛腩,我亲自研制的馅料配方,好吃的不得了,每天买大饼的人都排着队抢购,天天都忙不过来,更是不够卖!”每当格拉条店客人少的时候,他总是要带着我们一起回忆他牛肉大饼的辉煌时候。而对于战场上的事情,只有在小酌几杯之后,他才会提起,不过与牛肉大饼一样的眉飞色舞,烟雾缭绕。格拉条店隔壁的一家拉面馆,名叫王大毛拉面。虽然都是做面条生意的,但两家店关系融洽,王大毛本人更是我们格拉条店老板的忠实拥趸,时常过来给我们老板发烟,引诱他讲参战的故事。现在这两家店都没有了踪迹。格拉条店原来除了老板两口子,还有两位女服务员,都是插花镇的人。我来了以后,和面和压面条的活基本上是我的。因为店里生意好,我一次要和一大袋子面粉。那时刚刚高中毕业,比较生猛,力量足,也不晓得惜力,所以哪怕是一大袋面粉,也和的盆光面滑。这也保证了我们店格拉条的劲道,一直保持着口碑极好的口感。我是胸肌发达,可能与当年和面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年的两个小同事,一个叫亚玲,一个叫小芳,一高一矮,一黑一白,一胖一瘦,一个活泼一个内向,倒是天生的一对好搭档。不过两个人文化水平都不高。按照当时的乡俗,现在应该都做奶奶了吧。
这,就是与文昌阁齐名的、赫赫有名的三蓬塔。“三蓬塔,往南看,住着一帮贪污犯…”在那个堪称乱世的年代,阜阳的城市规划也是太随心所欲了。而阜阳的官本位思想也极其严重。臭名昭著的白宫,就是在本市。而阜阳人民则用自己独特的歌谶文化来讽刺抨击这样的时弊。三蓬塔因为与新权贵们的住所相连而再次著名。,
如今的吏治早已经和这护城河的水一样清明了。芜湖偷,淮南抢,阜阳没有共CHANDANG。这样糟糕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了。夜景,也格外的亲切了。
这样的企业,当年也就是国贸桥下的地摊店,与粉鸡、插花牛肉汤齐名。如今在二爷家附近开了工厂,搞中央厨房进行集中配送,门店也进行了统一规划,看起来也像模像样了。只是这样大张旗鼓的宣传,不知道能否经得起税务部门的稽查?有时候还是闷声发大财的好。
凌晨了,该睡觉了,天明还要去二爷单位办理善后事宜。
晚安,过去;
晚安,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