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处死刑后,监狱牧师离开牢房前喃喃道:‘你真有那么爱这个世界吗?’
加缪的‘局外人’,又译作‘异乡人’。前者与默尔索总是置身事外、毫无所谓,惊人的冷漠又冷静的生活态度相契合,后者则突出了他作为独立个体与这个世界的社会群体不合及被排斥的‘异乡人’的境况。
从头至尾,加缪的笔触是如此的冷静而客观。
荒谬,是他必然的结局。
默尔索的结局无疑是悲剧性的。 身在局内,像局外人一样活着。
在布满预兆与星星的夜空下,我第一次敞开心胸,欣然接受这世界温柔的冷漠。体会到我与这份冷漠有多么近似,简直亲如手足。
从母殁而无丧痛,麻木机械地操办后事,痛苦煎熬的葬礼,对玛莉可有可无的爱情,对朋友不耐烦地敷衍而假意赞同。 这是丧失爱的能力。
默尔索对周围一切事物表现出清醒的冷漠,麻木感和钝感。他对任何事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带着超脱现实的冷静客观。
无所谓,不重要,而且也无需多费口舌向世人辩解。最后在世人的审判中迎来了死亡的结局。这也是所有‘局外人’的结局。
• 很好地诠释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文学作品
萨特认为 ‘存在先于本质’。
被抛到这个无意义的世界上,就不得不进行选择——这正是人类不可逃避的存在状态。
我表面上看起来也许是两手空空,但我对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对自己的人生和即将来临的死亡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得多。没错,这是我手上仅存的筹码。可是至少我掌握了此一事实,一如它掌握了我。过去我是对的,现在我还是对的,我一直都是对的。这是我的生活方式,只要我愿意,它也可以是完全另外种。
赵晓力在〈导读: 默尔索 的成年礼〉 中这样写道:
这个男孩终于成年,他确定了自己生活方式的全部正当性而庸遵从任何他人包括上帝所规定的道德、礼俗、宗教与法律。这全部的自由。
我知道这我世界无处容身 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我想默尔索是捍卫了他的自由,他对本质的选择。在存在主义的思想中,人的选择是自由的即不受他人或群体的主流选择所规范限制。
萨特主张,对于无意义的社会要积极参与。 所以,你真有那么爱这个世界吗?
用局外人的冷眼,局内人的赤心,
保持个体选择的自由,和群体中积极的投入感,通过一次次的选择来定义你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用力去爱,认真感受。这尘世的味道。 生命绝不仅仅是一场荒诞的苦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