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打开了《人生护城河》这本书,真好。
从序言开始作者陈述了自己工作10年、后写作10年的大致经历,时间线拉得很长,没有紧急、迫切,娓娓道来引人触动。序言和目录看完后,我先翻到了后面的“停止对自己的苛责”这一个小文。这是作者回答读者问,讲自己写作的时候曾心里有顾虑,觉得写得槽糕,但发出去后效果却很好,可能某一句话引起了读者的触动,受到读者的赞赏。
作者又分享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日记杂谈:“现在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无聊地上班。倘若不记,这一天也是在没有什么可记…… 这几天心绪坏极了——人生反正不过这么一回事,只有苦痛,苦痛。到头也是无所谓……”
看完这一小段,我终于打开了电脑开始写 ——
如果大师都可以碎碎念,我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包袱。
我是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条思绪的人,晚上睡觉时也不会歇着,从记事起几乎没有一晚不做梦。小时候还想过把所有奇幻的梦境都记录下来,说不定以后能当个导演。2014刚毕业那年确实也记录了很多梦,现在看看还能记起来24岁时的状态。
至于写作,我有这个计划很久了,写什么、如何写,想法慢慢在成型,却迟迟不能开始,也不敢发表。我总是想写一些自己读过的真正有用的书、经历过的真正有借鉴意义的事,但能写出来的好的读后感又觉得没什么意义,只有他人真正去看、去经历了才能真正获得。即使写了文章,说了一些感悟出的道理,又觉得寥寥数语无法展开得很详细,愧对于读这篇文章的人。—— 开始之前就对意义持否定的态度,如何能写得下去呢?
对写文章的态度也是我对现在生活的态度——寻找意义感。还没毕业时就受到乔布斯的蛊惑,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找到喜欢的工作后又开始持续寻找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到现在工作5年后,更希望寻找的是价值和意义,我所做的事情价值在哪里?如何能找到对工作的长期自我驱动力?
对价值感的质疑也影响做事的方法,我总想要做充分的准备后再去实施某个想法,但有时机会往往转瞬即逝,有时方向可能都错了。这是“过度准备”的典型特征,我的领导经常说“不要憋大招”。但改变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耳听的道理往往没有眼见的经历影响力大,最近新来了一个leader,堪称“立马去做”的典范,毫不迟疑。有时我还想再思考、准备一下,但被推动着把事情往下进行,没有积压的事,心里负担也会小很多。
虽然这些也是碎碎念,但今天有一个行文主题,就是放下包袱。不要有太多负担,生活可能没那么严肃,正视它的琐碎与平凡,开始写吧!
—— 2020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