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非常业余的市区骑行路线推荐。
有一天当我离开了这座城市,要说我对这个城市的不舍,其中一点绝对是共享单车。
在我长大的城市,我们没有这么普及的自行车文化也没有那么多自行车专用道。因为路不平,坡多,街道走向也不向一些北方城市那样直接粗暴,所以只有在少数聚会、郊游的时候,我才有机会去骑单车。而在那种情况下的单车,有时候还要祈祷自已运气好,因为这种单车是向专门出租单车的老板租的,十几年前的价格是10块一小时,20一整天。钱都不是什么大问题,问题是,骑到一半掉链子,甚至是刹车出问题的,最后直接撞上水泥墩子的也时有发生。所以看到如此便利的共享单车和自行车专用道,我的内心是充满了狂喜的。
从五月份开始第一次接触到自行车,到现在已经有四个月了。根据我的app记录,大概也骑了600多公里。从一个跌跌撞撞的新手,到一个熟练老手,为了追赶着十几年的空白,我也是挺拼的,现在我的水平估计能追赶小学生了。
北京给我的印象就是无比的巨大。坐地铁基本都在地下活动,什么都看不到。公交吧,人家有规定行驶的路线,也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靠腿走,那更是不可能了,综合下来,骑车成了熟悉这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前段时间当我还是朝九晚六族的时候,我常常在下班之后去骑车,基本上把我公司以及住处的这一片全部摸熟了,于是总结出了两条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路线,一条是颐和园路线,一条是角楼路线。今天先讲第一条颐和园线。
我对颐和园的迷恋也是从这条路线开始的。我没有读过太多介绍北京的内容,只知道颐和园这个地方就很北京。所以每当我觉得郁闷的时候,觉得我需要放空、需要去感受一下北京气息的时候,我都会走这一条路线。
南北向的颐和园路--东西向的颐和园路--西苑地铁站--同庆街--昆明湖东路--新建功门路--万泉河路
如果选择这一条路,可以先过北大,看一看来自四面八方瞻仰这座最高学府之一的人群,然后就可以继续前行了。由于北大也不是想进就能进的,所以大部分的人还是只能看一下外面。推荐天快黑的时候过去,那时候北大西门(西门吧,如果我没记错)就会点亮两盏古朴风的吊灯,那时候的大门,才是最有味道的时候。
好了,问题来了,如果你的一生有一次宝贵的机会可以当保安,你会选择北大还是清华?我选择北大!
过了南北向的颐和园路接着就是东西向的颐和园路。这条路骑着并不是很美好,因为街道相对拥挤,而且街道不知道为什么也是灰扑扑的。当有一个庞大的公交跟在后面的时候,那感觉真是刺激爆了!不过这条街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往西走就会看见一排排矮矮的、风格统一的商店,其设计风格真是有点让人一言难尽。暂且称之为不伦不类的混古风吧。
过了前面的立交桥,一切就会好起来了。车少,人少风景好。
看到飞机,我想回家了。
有时候觉得,去一趟颐和园真的很静心,就看一看这个地方,就能得到很大的安慰。这一坐园子在这里这么长的时间,见证了多少风云的变幻,它就这么一直淡定地守在这里。如果它能开口解答我的困惑,那该多好,可是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多的困惑?为什么人越大,遇到的问题越多?
这里再推荐一条道,叫做宫门前街,就在这附近。街两边都是高高的灰墙,骑车穿过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神奇感。
走完了这儿,就可以从新建宫门路回去了。
这条街的房子都是三层,好久都没有看到这种颇具特色的矮层建筑了。
本来在五月底的时候我打算离开这座城市的,但是因为那时候对单车的兴头还没过,所以就留到了现在。神奇吧!这一阵子甚至还计划要不要购置一套专业的设备,可后面想了想,作为这个城市随时都可能离开的过客,离开的时候这些东西还挺难弄走的。唉,漂泊的人儿啊,何处才是我的家?
欢迎关注我无聊的微博@漫游少年特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