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人说,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先生有个“缺点”---爱吹牛。
一度,他公司的工资只有800块,每个月还要强制将600块入股,员工只能领到200。
当初,任正非对工资800却只拿到200块现金的员工说:你们以后买房一定要买大的!不仅房子大,阳台也要大!深圳这个地方特别潮湿,如果阳台买小了,以后发达了晒钱不方便!
这话一下子就把当时的听众分成两种人:一种人当听笑话,一种人当听真话。
那些把这段话当笑话听的人或将600块要了回来,或在华为后来所经历的一个个生死关头中渐渐离开,去寻找靠谱的老板。
而被强制入股及选择相信这话的人后来觉得特别幸运。实际上,他们选择了一种认知框架。
框架理论最早源于摄影:摄影师在精心选取镜头时,总是会将符合他认知标准的那部分景物截取下来--从这个意义上看,任何一种摄影都是拿真相说谎。
细细想来,我们的感知行为、认知行为无一不是在用自己的内在框架来评判、取舍,就如同PS过的隔壁家鑫胖儿,任何客观事实都会一定带有一定主观性。
但同样是有认知框架,为何有人相信是笑话,有人却相信是真话呢?
因为世上有两种相信方式:相信必看见和看见才相信。
有人是乐观主义,有人是悲观主义;有人人认为世界已经破败不堪,有人相信未来依就无比美好......我们每一次对认知的篡改都会得到反馈,进而不断强化这样的认知框架,直到相信世界就是我的世界观所呈现的模样。
或许这就是佛所说: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缘由吧。
但今天不说虚妄,更不说新西兰,而聊聊一个叫做007的组织。
“7天1篇写7年,7年后和一群人去南极,通过输出倒逼输入,用小而美的进步迭代精进”,因为7年就是一辈子。
这是第一次看到他的口号语。
“通过输出倒逼输入”并不能打动我,多月前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激动早已烟消云散,并且深深知道持续做一件事有多困难。
“7年后去南极”也无法吸引我,因为我已然在世界上距离南极第二近的版块上。
“与一群大咖为舞”对我来说也不太感冒,成功学最大的问题在于会陷入归因偏差,将复杂而模糊的连接简单总结归纳为几个原因。
......
唯有“7天1篇写7年”这句话挑逗着我,一个以规律的方式将写作进行到底的方法,因为一个人走的比较快,一群人才走的比较远。
当我以特别认真并带有仪式感的方式吹这个牛的时候,其实已经选择了一种认知框架,行为框架,我必然会被这个“不靠谱”的努力所绑架,或许有一天我的思想、行为会出现某种变化,而这个变化将与没有吹牛时的深度和广度有很大不同。
于是,我选择加入了007。
第一个月,不认真写作,认真点评
第二个月,认真写作,不认真点评
第三个月,认真写作,认真点评,并认真的骂了一位写友的不认真,意外收获了几位友情
第四个月,认真写作,认真点评,在最后一周获得了周度“最佳优秀作者奖”,并收获了多位友情
第五个月,认真写作,认真点评,并先被迫而后主动的担任组长,体会了“无人响应”组长的尴尬(幸好多年练就的厚脸皮功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
写作的日子还在继续,但已经发现收获的远不止这些。在那些或长或短的文字里,有兢兢业业的刑事诉讼律师,认真生活的单亲妈妈,远在捷克的生意人,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一对新人。在这里
我看到如我一样小人物的烦恼、彷徨、希望和感动;
看到有担当、愿付出、内心有爱的站起来的一代;
看到如果走在马路上与我不止一个代沟层的年轻人的勇敢、努力和坚定......
有一个著名的南瓜大王的故事: 有一位南瓜大王,每年都将优选的南瓜种子送给乡邻。有人问他:“你这样送种子,不怕别人种的南瓜比你的好吃吗?”他笑笑说:“南瓜是授粉后坐果的,如果乡邻的南瓜种子不好,授粉后我家的也不会好。环境很重要。”
有人说人生要经历四个阶段,而绝大多数人都在2-3阶段徘徊:
我不好,你也不好 我不好,但你挺好 我挺好,但你不好我挺好,你也挺好
第四阶段正如同需要授粉的南瓜。也正是在007里,让我愈发体会到看见别人的好其实是给自己机会,因为爱会传递。
所以,如果你愿意,欢迎加入,对于84个月的旅程来说,我们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