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现,自从重新理解了“朋友”一词后,在人际相处方面,好像一下子释然且轻松了很多。
一方面,不再像过去那样执迷于一定要和谁维护好关系;一方面,抛弃社交、网络等方面关于交友的“至理箴言”,只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只坚信于自己在与别人相处,以及所思、所想、所感中得到的零星信条。
一旦遇到一些问题,将它作为一个课题认真地去对待,吃饭、行走、玩乐时都将之存入潜意识中,反复琢磨,原来的空白无头绪便会在某个瞬间一下子豁然开朗。
这种思考问题的一套方法论,对于“朋友”这个话题也是一样的适用且行之有效。
正因为如此,我逐渐避开网络以及信息茧房中所精心打造的“优秀论”腔调,即强调要和优秀的人交朋友。
这样一个腔调的支持点在于,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身为当事人的自己也会同样变得越来越好。而所谓优秀的定义,包括高学历、高薪资、高职位、高水平的生活追求等等。
2.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奉行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实践信条,只不过在当下现代社会,被强调以及利用得更加淋漓极致。
当大部分人听到这些言论时,特别是刚刚步入社会,没有什么阅历,或者阅历不多的年轻人,纵览身边的人,大部分都是普通工薪阶层。拿着一份不算优渥也不算拮据的工资,过着家庭—工作两点一线的生活,更丰富一点的,无外乎节假日出去短途旅行,以及和朋友外出聚餐。
社交网络以及电视综艺等各种现代媒介渲染打造的高层次生活、高阶层人群、高薪资阶级等等与所谓的“优秀”挂钩的条件,很多对生活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是接触不到的。
但幸运的是,依托现代媒介等各种网络平台在抛出一个隐含自身意识形态信息点的同时,也顺带抛出了一个诱饵,你可以顺着真诱饵,找到一群可以符合条件的、或者满足自身追求所谓优秀的资质的圈子。
当下热络的付费教育,在除去客观地去评析其含金量,仔细琢磨,很大部分都是以这样一种直接的或间接的噱头去售卖。
关于这些点,也可以算是自己在一次次的思考中,得到的一些吉光片羽。
越来越发现,当一个人真的习惯于深度思考,或者说逼着自己渐渐习惯独立思维之后,很多习以为常的论点再一看,不过是一层一捅即破的纸窗户。
回到上面提到的话题,对我而言,比起和优秀的人朋友,和真心对你的人交友,是更加应该珍视的。
3.
朋友W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我们在一起相处已经有二十几年。
她高中未上完就在三四线城市打工,当服装销售员、鞋子销售员、在炸鸡店做店员。
可以说,自高中之后,我们两就完全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她开始步入社会生活,我依旧一路走在接受传统教育的道路上。
她第一年工作回老家,那时我还在上高中,她给我买了一件带蕾丝边的嫩粉色袄子。
后来,我去外地上大学,每次去她那里,她都会请我吃饭,带我玩。
再后来,她结婚、生孩、做家庭主妇;我依旧是一个简单不过的学生。
但不同的道路并没有让我们两个走得越来越远。她会和我诉说家庭生活的各种不顺心,我也会和她谈男朋友以及关于学校生活的种种。
我不会嫌弃她对生活的各种吐槽,她也不会质疑我所选择走的道路。
忙起来时,几乎不怎么联系;但只要见面,依旧会絮叨各种各样的事情。
甚至有时候,我觉得,没有接受过太多传统教育,或者说,没有太高学历的她,比我遇见的部分高学历高文凭,接受过更好教育资源的人,更加的明事理、懂生活、有教养。
如果说,有什么是一直维系我和她能够走到今天的,那一定是一颗真心。
不做作,不算计,不伪善。
朋友S是我初中时遇见的。但那时我只是听说,却并不熟悉。初三那年,我们被分到同一个班级,但没有多少交际。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就是很想和她做朋友,困于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后来,我们两竟然上一所高中院校,在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宿舍;再后来,我们朝夕相处,在同一个屋檐下吃饭、学习。
考大学时,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大学毕业之后,她选择了工作。
她有点不太关注于社交,相处的朋友也寥寥无几,也很少会打电话给我。
但即使一年都见不到面,我依旧会在某个节日主动打电话给她,送给她喜欢的礼物,以及永不失言的承诺。
因为一直认为,在心底一直想要深交的朋友,是需要自己坚持并用心去维持的。
朋友M是我专科认识的同校同学。我们因为某个机遇巧合变成了现在的好友。
她专科毕业读了本科之后,选择工作。在我这两年上研究生时,她总会给我寄各种礼物,一条披肩、一个唇膏、一支眼霜......
其实一开始,并不知道以后的我们会有多么深刻的关系;但慢慢相处之后,发现她的勤勉、她的单纯、她的执着。
我发现,每一段让我打心底要好好经营的友情,如果说,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真诚”二字。
没有太多虚伪的套路,没有太多伪善的言语,亦没有太多功利性的目的。
4.
有那么一段时间,每到一个新环境,交友就会成为一个足以令我困扰的问题。
曾经以为朋友之间就一定要亲密无间、一定要无话不谈、一定要坦诚相待。
但后来渐渐发现,当我们退一步去定位“朋友”一次的含义时,对待身边的人际交往会更加从容。
有一次和一位相处不错的异性朋友聊天,他反问我,你认为什么才是朋友。
他说,他有很多朋友,从舍友到班级同学再到从小玩到大的人。在他看来,和他们在一起,很多时候,不过是大家开开心心吃喝玩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他对我说,好像你们女生对于朋友的要求就是很高很高的那种。
自那次聊天之后,当我试图不再给“朋友”这个词汇太多情感性的定义,赋予太深刻的情感洁癖之后,和身边人的关系好像也缓和了很多。
不再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去定义朋友这样一个词汇,给它一个更加宽泛且具有包容性的理解。
可以一起吃一顿饭、可以一起逛一次街,可以一起相约在图书馆自习,甚至一次性的深夜交谈,对我而言,这些生命中出现的人都可以归于“朋友”这一栏中。
与此同时,也更加珍惜那些一直以来陪伴在身边的人。
知道自己小小的生活圈可以容纳什么样的人,可以深交什么样的人;不再为走失的友谊而玻璃心,不再为匆匆那年的人与事而久久停留。
保持一种勤勉的态度,以及方寸之内的真心;去容纳更多可能会在某一天走失的人与物,去接受生活中随时都可能结束的情感。
觉得生活不过是,一日三餐,二三挚友,以及猝不及防的接受与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