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不知道各位以怎样的形式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个十一,我去了古城西安。
乘着从成都到西安的动车,眼睛突然的酸痛让我暂时没有了出行特有的激动。我的座位在过道右边三个人的中间,用成都话说就是不很安逸。所以一路也没有用心隔着人去欣赏稻田和湖泊。只是,那天黄昏时分的天空久久留在了我的记忆中。车子开得挺快,大地不断变换着她的姿容,让我有些眼花缭乱。可是,印有白云图案的天毯却分明大方的显示着她的广博,任位置变幻,她总让你觉得一眼望不到头,仿佛让前行的旅人更加急切了,想一睹她完整的容颜。靠窗的女生拿出手机认真地拍着,嘴角微微翘起,发给微信好友一起分享。隔了两个座位左边靠窗的男士全程低头戴着耳机欣赏着手机里的“文化快餐”,全然没看到身边的女士提着一个超过她托举能力范围的沉重的箱子。正想过去帮她一把,却看她已经把箱子收在脚边了......
之所以选择西安,是想去瞧一眼我那刚上大一的妹妹,和她一起过节。
秋日高爽、明朗而洁净的特点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站在城墙根下,看阳光从茂密的树叶间投下,留下星星点点的光斑。喜欢就这样慢慢地走,在久违的浓烈的秋色中,在依然温热的午后。在华灯初上乘一辆穿梭在大明宫和大雁塔之间的班车,欣赏窗外被暖色调勾勒出亲切线条的城楼,在蓝灰相接的晚天下辉煌而古朴。西安的秋是黑白分明的,温差极大,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顽童随意切换着游戏模式。
在这西安的暖天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城墙边的碑林博物馆。说实话,这里和我想象中有些不一样。你若问我想象中是什么样子?我不得不先说一下我旅游的怪癖了。现今为止,旅行不喜欢做规划,更不去查攻略,最好一个人出游,随便哪一天都可以,不一定要最适合的季节和天气。当然,绝不会预先查看景点照片,最多只是决定目的地后随手定个车票和房间。“幼稚”的我固执地认为这样才能算是身心都自由地到达了一个陌生之地,而这是多么令人欣喜和向往呀。
碑林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并非像昆明的石林,瘦骨嶙峋的石峰宏伟地林立于天地之间。这样珍贵的艺术瑰宝确实需要得到很好的保护,所以,只能在玻璃罩里供人观看,仅开放的一个碑亭,石碑上的碑文已经大面积破损,难以辨认。还有很多这样的景象,被摸到发光的佛教造像和石兽像,都让人感到不悦。但恰恰还是那些静静陈列在展室里的书法碑,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兴衰毅然向我们展示着它不可磨灭的光辉。想学书法的孩子一定要去碑林看看,你会发现每块石碑上的“而”和“之”字原来可以有那么多不同的、或飘逸或端庄或秀气的写法,且个个精神饱满,笔锋干练,令人叹为观止。对写汉字失去兴趣和信心的孩子也一定得去碑林看看,你会由衷地感慨我们的先辈曾以怎样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和保存这些汉字。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在用的自源性文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而最让人惊讶的是直到现在,我们练习书法依然会参照和学习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佳作。当然,很多历代优秀的书法作品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永久消失了,看来,碑林石碑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在这北方的凉夜里,在四面仿佛都一样的大雁塔的北广场,我们观赏了音乐喷泉。这并不是第一次看音乐喷泉,在去的路上,我还对妹妹讲上次在重庆南岸区的广场上,面对两江夜色看音乐喷泉的情景。甚至我们还作了一番想象,会不会有各自喜欢的流行乐。可是,当第一首音乐随着起伏的水柱在这清凉的夜空响起来的时候,我知道我们错了。此刻伴随着舒缓的纯音乐能感受到的完全都是悠扬的、大气磅礴的古城之夜。
在这凉夜中,我们还一起登上了华山。上山之前,有位老奶奶在寒风中向我们售卖手套,于是我又想起了夜爬泰山的经历。但从她的口里得知,这是两座十分不同的山。险峻、九十度、铁索,这些词语蹦进了我的大脑。但如若没有亲身经历,是不能切身体会到泰山和华山的不同的。从晚上十点到凌晨六点,整整8个小时,我不禁又暗自觉得不查攻略的高明了,否则,我们估计会打退堂鼓吧。夜爬的缺点在于不能很好欣赏沿途的景色,但妹妹却说,这样我们便不害怕了。是啊,毕竟很多时候都是徒手抓着铁索、弓起背,一刻不能放松地爬上去的。如果是白天,不小心或忍不住往身后看一眼,那该将是怎样印象深刻的骇人景象啊!而这些,我终究没有体会,只在坐缆车下山时匆匆一瞥,才发现昨晚稀里糊涂、咬牙爬上的华山竟如此连绵又险峻,青白相间的山体,像刀刻一般。上山时的艰难在坐缆车时全部烟消云散,姊妹俩互相鼓励的话语却犹在耳畔。又一次,可能终究还是习惯。我们俩背的书包都太沉了。在爬山的前半程里不只一次地想把里面的东西全部扔掉,甚至我还为此增加了休息的次数和饮水量,想尽快解决掉我们俩轮流提着的那个装满干粮的袋子。妹妹突然对我说:“我给你唱首军歌吧,军训学的歌最有魅力了。”我们开着彼此的玩笑,直到慢慢感觉不到背上书包的重量,仿佛它已经成为身体的一部分,还细心替我们抵挡着这夜风的寒冷呢。华山的路太窄了。多半时候只能容2-3人并排,所以很少有游人在路中间歇息,全部都在近乎九十度的阶梯上一刻不停的向上爬着。
幸之又幸的是选择了夜爬,早上下山后发现山脚下滞留了大批旅人,被告知游人已饱和,不能再登山。而这幸运中必存的遗憾是凌晨四点过,我们爬过北峰,被告知最佳观日点东峰游人已饱和。无奈选择了西峰,在瑟瑟的秋风中,我们始终还是未能一睹朝阳的全貌,只能想象挡在面前这座东峰上的游人是怎样兴奋地看着今天初升的太阳了。原来,不论是在登山还是登峰的过程中,总会有很多人走在你的前面,欣赏到未知的风景。不过,比起那羞涩的、让人心急的朝阳,照亮华山之行的、永久留存心间的恰恰是那个晚天中高高悬起、任人伫足欣赏的一轮皎洁的弯月。二十多年来,我从未见过如此明亮、冷艳、棱廓分明的月牙。当转过那个难爬的山头,她一下子跳入你眼帘的时候,真如恋人初见般,美好,让人难忘。直到东方出现霞光,那弯月还明明的挂在山间呢。
这未知的行程不仅带给你惊喜,还有更多的意料之外是措手不及。返程时中转车晚点,导致最后没赶上订好的西成高铁,只得悻悻地坐普快。舟车劳顿,午后的车厢满眼都是渴睡的旅人。如果你有类似的经历就会懂得列车上趴着睡觉的牙痛感,而正是这痛感叫醒了我。一睁眼,仿佛就要窒息了!东西绵延的山脉和着苍青色的晚霞,在同样陈旧的灰青色天空下仿佛即将融为一体,近处的田野和掩映在眼前高低错落、苍劲的青黑色树木后的村庄,有的已残垣断壁,废弃无人,有的刚刚建起,还未来及粉刷墙面,新旧交织,但却一点不违和地坐落在这片晚天下、群山边。再往上看,是稍稍透出点明黄色的天空。不禁让人再次感慨,太阳落下到夜幕完全降临,这短暂的一瞬是那样吸人眼球,像极了末世最后的繁华。赶紧拿出手机,定位这座迷人的山村。
最后,以去年五月独游云南的几句作结,旅行的意义大概就是暂时跳出平日熟悉的生活圈,去到未知的世界,重新认识自己,也更加清楚地感知生活的意义。收拾行囊,我们只能继续前行。
能够打败一切的只有自己,能够战胜一切的也只有自己。没什么不能重新来过,只要你还没有自我放弃!一切都会过去,成就会过去,失意也是。就像此次假期,收拾行囊,让我们精神饱满,出发吧!
再见,9月,你好,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