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和老婆同时落水,你先救谁?”这是一道流传甚广、且让人万分纠结的选择题。
母亲给了我生命,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养大,可谓恩重如山,不先救她,就是不孝。老婆和我共同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为我生儿育女、缝补浆洗,风风雨雨几十年,说好的要白头偕老,不先救她,可谓绝情。我曾经试图破解这道难题,无解。便庆幸:幸好老妈和老婆没有同时落水。又想:幸好老婆会游泳。
这些年读书,尤其是读鲁迅,终于晓得了标准答案,且明白了答案中包藏着险恶的用心。于是忍不住破口大骂:出题这个杂种,肯定不好死!
这道散发着千年腐臭的选择题,说穿了,与忠孝和尊卑脱不了干系。
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引《左传》说明了国人的等级,分别为王,公,大夫,士,阜,舆,隶,僚,仆,台。王(国君)高踞食物链顶端,一级管一级,下服从上,直到最底层的“台”。士以上为贵族,其余为奴隶。
看明白了吗?其实也没那么复杂,从“王”到“士”,就是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
奴隶也有等级,如《红楼梦》里的大丫头和小丫头。最低等的奴隶就是“台”了,天生受压迫的命,最苦,最卑微,不过没关系,“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长大,升而为“台”,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驱使了。如此连环,各得其所,有敢非议者,其罪名曰不安分!”(引自《灯下漫笔》)
得给“台”一点希望,于是三纲中还设计了两个纲,分别是“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一般情况下,父亲得指望儿子传宗接代并给自己养老送终,不会轻易要儿子去亡,儿子不听话,打就是了。《红楼梦》里贾政打宝玉,往死里打,并不舍得打死,那是打给人看的。至于君要臣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臣子、臣子,臣视君为父,君父却不见得把臣当子,一句话说得不对,推出去,斩了便是。倘若斩首还不解气,便凌迟,千刀万剐,痛不死你。历史上皇帝老儿杀了多少大臣、包括一起打江山的功臣,恐怕很难统计。
君王以下,官员为父,百姓为子民。父母官言必称爱民如子,那是在哄你敬他为父母,要你给他孝敬银子。
刚才说了,“台”之子他日长大,有望升而为“台”——打光棍者例外——便有更卑更弱的老婆孩子供他驱使,那么,老婆呢?老婆当然也有希望,先从媳妇熬起,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就有了作威作福的资格。《红楼梦》里的贾母,熬来熬去,已经“婆”上加“婆”,吃饭时她坐着,儿媳和孙媳得在一旁站着。在贾府,老太君便是金口玉牙,说一不二。
弄明白了这一点,你才能看懂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
郭巨家贫,上有熬成了婆的老母,下有三岁幼子。母亲本来就吃不饱,还要把食物让给孙子,郭巨无奈,便与其妻商量,活埋三岁的儿子,省下的食物用于奉养母亲。其实根本没必要商量,他是“台”,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商量的理由很冠冕,儿子没了,还可以再生,母亲饿死了就再也没有母亲了。看二十四孝图,郭巨在挖坑,其妻怀抱三岁的儿子,小家伙完全不知道下一刻他就会被埋在父亲挖的坑里,正开心地摇着拨郞鼓,咯咯笑。
你可以这样理解,郭巨为了尽孝,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个代价首先是最底层的儿子,其次一定是老婆。君臣父子,天经地义。反过来,倘若郭巨埋的不是儿是母,故事的结局一定是遭雷打,死后还得下油锅。
道德绑架,由来已久。
选择题来了:郭巨的母亲和儿子(或者老婆)同时落水,先救谁?
唯一的标准答案是:先救母亲。
选择题又来了:皇上和你的儿子同时落水,先救谁?
只能是皇上。
孝等于忠,懂不懂?
有敢非议者,其罪名曰不安分!
”分“即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