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暑假神兽回笼,职场父母只能无耐的放去托管或者各种培训班来帮助过渡。如果家里有老人也只是稍稍好点,只是有人解决了做饭问题。可是要带孩子去有规律的做作业、玩确实是有心无力,所以还是会选择去上培训机构。在城市里这样的模式已经形成一种养娃闭环;工作赚钱没时间带娃,然后花在了“烧钱的娃”身上,然后再拼命赚钱没时间带娃。这种“没时间”就已经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正当理由。同时也觉得作为家长我们已经竭尽所能,问心无愧。或许作为全职妈妈,我没有发言权,我只是作为旁观者在这里絮絮叨叨,在别人看来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我心疼孩子们世界在无力的抗争下已然沉默寡言;心疼他们在隐藏中蓄势待发;心疼那些家长不知道种下苦果将来还是要自己品尝的。
我不是学者,无法对很多社会现象作出一种有解决方案;有调查研究报告;有学术探索等的一些具体行为。我只能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例如邀约一些志同道合的宝妈,一起带娃多聚一聚;又或者我能帮抽不出时间来带娃的宝妈看娃。
于是今天邀约妞以前同学一起出来聚餐,逛街,玩耍。四五个同学相聚他们有说不完的话,时而开怀大笑;时而追逐打闹。孩子有伴一起,做任何事都显得时间流逝得太快不够用。大人也从旁释放一下紧张的关注度,得到一时半会的内心的解放。我是一直会用一种第三者身份来观察这些娃相聚时的模样,然后总会从这种纯粹的观察里看到更多关乎人性的东西。孩子成群结队时候隐藏其中的人性和成人是一样的。只是孩子是被动的激发和自动的流露,不会有一丝人为的干涉这种原生态的人性。例如一群娃里最小的那个总会是被欺负或者被捉弄的;一群娃里面,如果是一个圈子里面的娃,他们就会自动孤立、排斥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个别小朋友;他们还会拉帮结派一致对外等等。有时我们从父母角度就会焦虑心急的希望自己孩子的表现能符合道德标准层面。可是有几个家长会反观其身,日三省吾身呢?况且我倒是觉得这种原始的人性的显露才是一种真正的文明。
昨天看了《野性的呼唤》这部电影。被从小圈养驯化的家狗巴克生活在人类世界里面,已然失去了原始野性。因缘巧合的被带到了野外重新回到了原始森林里面,和自己族群相聚,唤醒了隐藏在它内心深处狼的原始野性。于是这样一只狗狗重新开启了真正的生命体验,这种狂喜接近生命的最绚烂的光辉。我不敢说人性的原始野性被不加以约束释放出来时,会不会对这个世界是否具有毁灭性。但是我知道一个孩子野性如果不得以释放,被压抑、被约束、被隐藏,无异于长大后会更具有爆发力。
人与狼都是社群动物,人群与狼群的区别可能最大区别是人群里过于智性的运用来反噬其身吧。例如我们会用一种觉得好管理的应试教育来选拔人才;我们会用一种单一的学历文凭作为衡量人才的方式;我们会只看功名利禄的成就来定义成功。我们已然失去原始人性,失去了鲜活、纯粹的生命力。剩下只是那种虚空、迷失、茫然的肉身,无法点燃生命火花。
在孩子世界,这种生命力是最原始最具有创造力的,我们应当好好去发现、去保护、去观察、去观照。三字经就有: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愿娃们的原始性情能得到家长们最大的支持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