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的事儿了,追热点和女票一起看完“人民的名义”。主角侯亮平,身为人民检察官,刚正不阿,网友评价:像海瑞,像包拯。起初,相比起常在荧屏上出现的包拯,我并不太知道海瑞。直到近些日子,安闲下来,读明史,才慢慢了解到这位一肩明月,两袖清风的明末清官-海瑞。
海瑞的一生用穷困潦倒来形容并不为过。这位清官在浙江淳安当知县时,穷得要靠自己种菜自给,当然更舍不得吃肉。母亲过生日时,也只是买二斤肉来庆贺寿辰,这在当时一度成为新闻热点,脍炙人口。他去世之时,已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中组部副部长。可怜的是全部家当连丧葬费都凑不齐。后世有诗为证:“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根。说与旁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这就是辛勤节俭了一生的清廉正直官员的下场吗?
海瑞为什么这么穷?明朝之时,官员俸禄为历朝最低。和现今的公务员相比,简直天差地远。一个知县的俸禄,折合人民币约一千三百元,在一个没有计划生育,家庭人口众多,妻子还无外出收入的年代,可想而知,知县家的人均收入少得可怜。一个寒窗苦读,考取有功名之人,家庭生活水平不如中农,自身作何感想,妻子孩子有何感想?海瑞是清官,他可以如此,顶着巨大的生活压力,顶着亲人念叨埋怨的情感压力。但只是海瑞。
人的一生总该做一个等式,关注一生总收入和总支出的等式。收入高过支出,留下遗产,不然,就是债务。在明朝大环境下,如果只靠朝廷俸禄,几乎没有官员能够在死后留下遗产,更别说是泽福子孙后代。
上文所述,还只是计算普通开支。做为官员,在日常开销之外,占更大一头的,是打点官员的支出。官吏的进京考核需要路费盘缠。上级来访,哪项礼数招待不需银两?年终,领导召集开会,更是少不了例行红包。海瑞可以做到无论上头是谁都一切从简,因为他本身两袖清风,从没贪污受贿,也就没有任何把柄,上头诬陷定罪不成。换成一般官员,为了平衡正常开支而受贿,为了不被上头揪着把柄穿小鞋而行贿。这种规则受大多数官员认可,也很好的运行着维护朝廷秩序,没有明文规定却早已成为现实,潜规则也。
事实上,不仅明代官员吃不起饭,其他朝代也大抵如此,就像是清朝的曾国藩,初为翰林学士之时,还常常要靠家乡寄过来的银两补给度日,多年以后才能省下寥寥几两俸禄孝敬父母。一方面是道德操守,一方面是现实生活。到底倾向哪边,绝大多数人会先选择给自己最基础的物质保证。明朱棣提倡文官武官都不应爱钱财,但在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理想信念的支持者注定无法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