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营10天感想
10天精读打卡我是这样度过的,先看下书的目录,做好每天看书章节的计划,在提前把该章节的内容看一遍,白天的时间去认真想这一段内容,晚上落笔。这种模式让我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认真想如何将内容予以应用,去理解什么叫做可复制的领导力。
我记得一个思考公式:思考=理解+分析+结构+表达。我对这个公式的解释是:充分去理解意思,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需要去理解背后的原理,再从原理推演到应用的场合。再用自己的话语进行重构,教给别人。通过10天的学习和练习,我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沿着当初进读书营的目标前进了一点点。
以游戏化思维为例。看完这章,我第一个想到的例子就是主题营。两期主题营都是游戏化思维的应用。
1.明确目标
精读营的目标非常明确,10天深入读一本书,获取书中的精华。
2.规则清晰
这个是不用多说的,规则在一开始就多次进行了清晰的说明,更有奖励措施。
3.及时反馈
第二天的最优最佳鼓励,获奖人员的分享,每个人写作其他人的评价,这些都是给予了我们满满的动力。
4.自愿参与
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用读书营的例子对游戏化思维进行理解和分析后,我就将建立游戏化思维的四步进行了简化,变成目标、规则、反馈和自愿,这样更容易更方便记忆。在此基础上,我联想到我曾经组织的活动、联想到与孩子之间的游戏、联想到对员工的管理,发现都能找到游戏化思维的影子。再去查找腾讯、阿里、谷歌等大公司的员工管理案例,可以从中发现好多都是基于游戏化思维的应用。
那么,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游戏化思维能应用到那么多的地方?它是基于什么机制?这个时候,我联想到了三本书《游戏改变世界》、《横向领导力》和《游戏力》。(其实不仅仅是三本,亲子类的书中都提到了与孩子游戏的重要性。)结合记忆中的这三本书的内容,再去理解游戏的来源、游戏的作用和人们工作的初始动机。通过这样拓展学习,我对游戏化思维就理解得更为透彻,对其的表现形式就有了更多的思考,可以联想到更多的应用场景。而各种场景的设计是我们创新能力的表现之一。
通过这个例子,我明白了也许精读营要求我们读透一本书的真正意义,也明白整体性学习的实际应用之一。让我也更加领会读书的重要性,不管理解了多少,书读过了都会在自己的大脑中留下痕迹,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出现让自己大吃一惊。
10天的精读中,我并没有做到每章、每个工具都实现深度思考,有些我只是简单的用生活中的例子去对应使用场景纳入学习。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沟通视窗和游戏化思维。通过对沟通视窗的深入学习,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每一个象限里的内容都可以无限延展,整体也可以无限延展。这些就是原理。只有深刻理解了原理,才能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本质。这也是埃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从事物的本质去认识事物,而不是不停的用表面的方法修修补补。
曾经听过成甲老师的学习方法,他说某一个学科或某一类知识体系应该是一个大树,如果我们一直在树的枝丫去寻找,是无法真正掌握该类知识的,应该去树的根部去寻找,找到事物的本源,再在枝丫寻找几个大家的书去看,这样才能对这类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知识点、看到一个理论的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去看看这个点的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去深度思考内在的原理。
精读营结束第二天,我给自己安排了一个小小的挑战,就是选了三个《可复制的领导力》中的工具讲给他人听,并现场进行应用。三个工具分别是沟通视窗(含沟通漏斗)、头脑风暴法和六顶思考帽。之后,花了一个多小时去应用六顶思考帽。讲沟通视窗的时间将横轴和纵轴的顺序弄错了。从这个实际应用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知识盲点,对细节没有关注;也深刻体会到将学到的知识讲出来并让他人听懂真的是一件挺难的事情。我已经开始尝试,接下来我要为如何真正吃透弄懂知识和原理更加努力,并尽量用在生活和工作中。
这就是我这10天来最大的收获,让我能够尝试着去进一步思考,尝试着将学到的予以应用。
心里有很多感谢无法表达,但是我真的非常感谢读书营和读书营的各位老铁,在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