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我的态度就是从己出发,换角度考虑尽量不要让自己产生分别心,不加一点意思的还原一下事实本身,站在一个第三者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以上是我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然常常也会用习惯思维代替理性思维,尤其是对待下属会用自己的经验直接给以评判,将自己的很多意思和评判夹杂在事实本身上,这大大影响了我判断一件事情的可行性,也打击了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疯长了自己的“自固”思维模式。通俗点讲就是对于自己主观判断的人和事,别人再讲什么也基本不参考了。
在这几年不断的学习中,一直在训练自己的“觉察力”。对于自己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和不恰当的言行举止,基本也能觉察出来了,今日行动也是在昨日觉察出来后作出的一点反省,早晨提早出门1小时走路10公里上班,路上听“梁漱溟先生”的书,感受足下的路,路边的树,早起的行人和厚重的古城。
在听到梁老先生注解的“求仁而得仁有何怨?”顿时心胸阔愉悦起来,对“生机畅达抑扬则乐”也有了点体会,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生命还在,坚定步伐开心上班。
求仁而得仁有何怨?我不就是想对朋友好吗,然后我已经得到了,又怨恨什么呢,至于他(她)对我好不好又有什么关系呢,做这件事情是我自己的想法,是自己内心的需要,不能因为自己对别人好了就要求别人也要对自己好,记住自己的好,这是自己产生了分别心,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也是不快乐的。
这就如同我们看微信朋友圈点赞,点赞是因为喜欢或认同他(她)发的内容,而当我们总给别人评价和点赞时,却很少得到别人的评价和点赞,这时候大部分人就会抱怨生气,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实则让我们反过来想想,如果我们出于真正的喜欢内容本身和自觉自愿,这时候我们还会抱怨吗,如果不是,那我们评论和点赞的初衷是不是还夹杂了点别的什么,正因为这点私利的想法得不到对方的回应,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抱怨和生气甚至开始清理设置朋友圈,不快乐的根源是自己一开始制造的,这样的比喻也许还不够帖切。
再比如就像我们做好事一样,我们做好事如果是因为自己想做,自己不做心里就不安,那么做了好事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的,也就不会要求别人记住回报,那么我们做好事一定是快乐的。但如果我们做好事的初衷不单纯,做了好事就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好,用尽办法告诉别人我好吧,我对你好吧,潜台词是你也要对我好,要知恩图报呀,那么这时你的快乐就交给了别人,同时你也把道德负担给了别人,这时候就变成了两个人的不快乐了。
优秀是种习惯,我还在修行的路上,君子求诸人小人求诸己!